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走廊引导、枢纽引导、路网引导”的TOD模式,对沿线城市发展影响至深:引导经济要素在沿线城市间流动与集聚,加剧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带动高铁新城建设和城市群的崛起。高铁还深刻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凡是开通了高铁的城市,都竟相跨入“一体化”甚至“同城化”的“快速交通经济圈”。特别是近年来,高铁经济不仅是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独享的一场“盛宴”,而且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也逐渐享受到了它带来的“红利”。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结构正在优化升级。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大多数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尚不能自主可控,在总体上仍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值得国人自豪的是,高铁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象征,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走出去”战略的核心支撑。在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铁建设将步入“陕车道”,中国高铁将接轨“一带一路”战略、力促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高铁将开启中国开放型经济和区域经济版图的革命性变化,亦将深刻地影响中国城市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变迁。
骆玲,男,1965年生,四川南江人,中山大学地质学学士、社会学硕士,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公私合作(PPP)研究院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四川省伦理学会副会长与秘书长、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1896智库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学研究。
刘裕,女,1983年生,湖南邵阳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管理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美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专家、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四川1896智库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
曹洪,男,1975年生,重庆忠县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四川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四川省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1896智库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
1 绪论
1.1 迈向高铁时代的城市
1.2 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的分析视角
2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区域、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2.2 交通运输枢纽、通道、网络与城市发展
2.3 交通运输(枢纽、通道、网络)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分析
3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高速铁路与沿线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3.3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分析
4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日本新干线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分析
4.2 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分析
5 武广高速铁路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5.1 武广高铁对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影响
5.2 武广高铁对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
5.3 武广高铁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影响
6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区域一体化的影响
6.1 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6.2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理
6.3 成绵乐城际铁路与沿线城市区域概况
6.4 成绵乐城际铁路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5 成绵乐城际铁路对产业一体化的影响
6.6 成绵乐城际铁路对城市一体化的影响
6.7 结论
7 高铁对城市影响的其他问题研究
7.1 高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以法国为例
7.2 高铁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欧洲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