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收集了大量清末至民国的小学国文教材(即文言教材),并以此为基础,编选了这本小书。本书分为二十个单元,选文共一百篇(段),其中五十篇选自清末至民国的小学国文教材,五十篇摘自各类古籍杂著。选文不拘一格,除撷取“国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状物、绘景、论说的佳篇外,历代适合孩子阅读的笑话、神话、寓言、游记、尺牍等,也有所收录。文章语言清浅雅致,读来朗朗上口,相信孩子们会喜欢的。为了便于孩子阅读理解,每篇文章前有导语,文后有提示,将全面提升孩子的文言能力和语文修养.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的数量几近于无,零散的几篇,分在各册之中,无法熏陶出文言的语感。孩子进入中学后,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大量增加,难度可想而知,以至于“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的说法流传已久。这实在是一种缺憾。
汉语文章以文言的形式存续久远,文言积累了丰厚璀璨的文化遗产,文言承载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1917 年兴起的白话文运动,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文白之争”却从未止息。暂不论这其中的是与非, 让孩子从小接触一点文言,对提升孩子的语感应是有所裨益的,因为汉语之美,汉语之趣,尽在其中。
为此,本书收集了大量清末至民国的小学国文教材(即文言教材),并以此为基础,编选了这本小书。本书分为二十个单元,选文共一百篇(段),其中五十篇选自清末至民国的小学国文教材,五十篇摘自各类古籍杂著。选文不拘一格,除撷取“国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状物、绘景、论说的佳篇外,历代适合孩子阅读的笑话、神话、寓言、游记、尺牍等,也有所收录。文章语言清浅雅致,读来朗朗上口,相信孩子们会喜欢的。
学文言,“熟读”是关键,读的时候,先要体会词句的意思,上下句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调。声音有急有缓,有抑有扬。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多了,也就能背出来,留在记忆中,闲时回味一下,很有意思呢。除了熟读,还可进行“抄读”,准备一本界格疏朗的本子,选择喜欢的文章抄一抄,读读抄抄,抄抄读读,边读边抄,边抄边读,其乐无穷!本书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提示”,供家长或老师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参考。
文言是浩荡的长河,这本小书仅是一条清浅的溪流,孩子们可由此上溯,诵读古人名篇佳作……一个美妙而丰富的世界就会在眼前打开。
语文太重要(序)
孩子呱呱坠地,父母便要为孩子的起名冥思苦想。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的名字,就是苏洵根据儿子个性精心打造的。一个凭“轼”而“瞻”,一个“由”“辙”而行。还特意写了一篇 “名二子说”来教育孩子。
一本书的问世,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在命名中寄托着厚望与祝福。本书定稿之后,起名就颇费斟酌,凡四易其名。*初名为《怎样学好语文》,虽四平八稳,未免寡淡无味,且有说教之嫌,商量后改为《语文好玩》。陈省身当年提出“数学好玩”,影响很大。“好玩”意味着有趣,兴趣**,学习和研究在“玩”中完成,而且,“玩”字本身有研究的意思在,比如“古玩”,就是研究古董的意思。这很好。不过仍然觉得不满意。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前提,钻研是深入理解的途径,并没有没把我们编写此书的真正的意图表达出来。后来又想到改成《语文真酷》,觉得太现代,而且不明确,到底酷在哪里?总之是转辗反侧,苦苦寻觅,不得其名。
有一天,与一位家长闲聊,他不经意中说:“黄老师,我知道语文重要,但是拉不开分数距离。”此刻,我感到灵光乍现,沉潜了心里多少年的一句话,从我的脑海深处跳了出来:“语文太重要”!太好了!而今天,人们太不把它当回事了。就把它作为书名!
表面上看,语文是雷打不动的“主课”。语文课上的阅读分析和配套作业、习题、考试,占据了学生一大块时间。然而,这外表的风光,却掩盖不了语文在很多家长学生的心目中已沦为“鸡肋”的事实。
语文的分数差距不大。再差的学生也能保底,再好的学生也高不到哪里去。有时还会倒挂。高考也好,中考也罢。能够拉开十分二十分已经非常了不起。所以,与其在语文上花功夫,还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抓分的刀口上,用在数理化外语上。在特别重视“信价比”的今天,人们不重视语文,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不能转化为分数的“无用”的东西是不被重视的。没竞争力,也就没有意义。这一点,学生和家长们“心照不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照不宣”的轻视,已经渐渐堂而皇之起来。在一些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干脆只考数学、英语。理由是:“搞学术离不开查国外资料,英语不好没有前途”。而语文呢?反正“考不出差距”,大家都是中国人,哪有不会说话写字的?普通人只要能写会说大白话就行。
然而,他们忘了,语文的差距,本来就不是分数的差距。语文的差距,是人生的差距,是一生的差距,是生命的差距,是生命质量的差距。这个差距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很大很大。它将跟你一辈子。你的生命是不是有厚度,有宽度有高度,你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精神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你的一生,生命的质量如何,这一切都和语文密切相关。
语文太重要了!
当然,所有的知识科目,对于培养思维、塑造人格都是有好处的。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但是没有一种学问比得上语文那样无处不在,没有人能够离开。不论你是搞数学物理,搞经济政治。所有的书,都是用母语来表达,来思维的。即便是外语书,*终要让国人能够理解、运用,真正对中国产生影响,还是要或多或少转化为母语。
语文太重要了!
实际上,不重视语文的后果。已经时有显现。多年前,有北大的教授出过一本人类学译注。被指出许多译名极不规范。*滑稽的是书中出现了这样一段:
门修斯的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太阳,居于民众之上的也只有一个帝王”,可以适用于所有大型帝国所建立的界域。
这位“门修斯”看着十分唬人,叫人以为是哪位高端的洋大师。殊不知,这Mencius即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而这所谓“格言”,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翻译外国学术著作,到头来却在自己的文化上栽了跟斗。
无独有偶,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的学术著作中,出现了“常凯申”这一号人物。大谈特谈这位“常凯申”如何如何。后被人指出,所谓的“常凯申”,竟是“蒋介石”的误译。粗制滥造,已臻极矣。
这些学者坐镇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终日“查外国文献”,其外语水平绝不会差。为何会闹这样的笑话?搞学术真的只要外语就行了吗?
语文太重要了!
众所周知,民国时候出了很多的大家,学贯中西者有之,文理兼通者有之,无不以坚实的语文,尤其是大量的经典为其基础。数学家苏步青,在少年时代就熟读《左传》,并写得一手好绝妙的古诗词。
植物学家胡先骕,古体诗写得极棒,著有《忏庵诗稿》,钱钟书赞他的文字“抱弓力大,琢玉功深。”获得若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文化涵养也很深,在交通大学演讲时,他化用杜甫的诗,“细推物理即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让物理的研究成为一种诗意,一种追求真理的境界。
语言,尤其母语是思想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语文太重要了!他的重要超乎人们的想象!
可是,既然语文“太重要”,又好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抱有误解,觉得语文课“太鸡肋”,“太无聊”?
那是因为,如今我们学的不是“大语文”而是“非语文”;不是“真语文”,而是“伪语文”。我们常说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语文本身包涵了文史哲,包涵了我们的生活思想,是何等的丰富。语文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人的素养的提高!可是我们已经把语文窄化为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异化为为了应付知识点考试的零星的碎片,而这一切又成了束缚人的思想的绳索。我们教的和学的甚至是反语文。真语文重读书,伪语文重做题;真语文讲感悟,伪语文讲灌输;真语文成一家之言,伪语文凑标准答案;真语文解放人,伪语文束缚人。这样的语文自然不会引起具有强烈好奇心,不断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孩子们的兴趣。
法国教育家阿兰说过:“怎样学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途,向*严密*丰富*深刻的语句中去学,而不学那会话课本的平庸语句。”大量的阅读,阅读原著,并且记忆之、运用之,正是学语文*快也*有效的方法。中国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等。这些记忆,在发挥运用思考中得到不断的巩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学与思中,用前人思想的财富陶冶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终得到一种生命的幸福感。
我们这套书正是基于的这样的信念而编写的。我们希望为语文学习,也即是人的成长,开一扇小小的窗口,让青年学生得以窥见“大语文”“真语文”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本书的编著者,是来自一线的老中青三代的语文教师,有近八十岁的宿儒,有三十出头的少壮派。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名度。这样一支强大的团队,有着广阔的视野,选文抛开固定的程式的做法。比如文言不循《古文观止》那一套,而是选一些似乎冷僻但活生生的、别人很少选的、十分有趣的文章。现代文则大量引入当代西方经典性的美文,重思想、重前瞻、也重文采。至于作文的指导,则与生活贴得更近更紧。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读物,都是精心选择的成果。
*后,必须说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把提高语文素养与应试对立起来,我们相信,这套读物对于提高应试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我们在编写这套书时,经过认真考虑的。
但愿孩子和家长们喜欢这套书。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黄玉峰
2015年7月
丁慈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上海写作学会理事,上海楹联学会理事。从教以来,致力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教材研究,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文汇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编著有《小学对课》《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小学文言启蒙》等。另有专访刊载于《上海教育》《教师月刊》《文汇报》等,曾先后应邀赴十余省市进行教学交流活动。
黄玉峰:1946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和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教学生活得像个“人”》《说苏轼》《说李白》《说杜甫》等。
序
前言
第一单元 清清浅浅“文言”美
天明
春风温
竹生笋
河边柳
饥则思食
第二单元 充满温情的文字
雷雨
春日
一夕
五月五
萤火虫
第三单元 公园里的花与树
公园
杨柳
荷
桂
菊
第四单元 有蟋蟀鸣于墙下
蜻蜓
蜂
蚕
蟋蟀
鸡
第五单元 做个会玩儿的人
不倒翁
捉迷藏
小跳绳
纸鸢
采菱记
第六单元 笑不笑由你
千里马
好静
“江心贼”
万字难写
屁颂文章
第七单元 神话中的高大上
盘古开天地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天河
鲤鱼跳龙门
第八单元 古文版的《伊索寓言》
说谎
鸦狐
磨牙
豺烹羊
鼠防猫
第九单元 大地上的事情
春之风景
豌豆及蚕豆
麦
燕及雀
蛙
第十单元 急性子慢性子
王蓝田食鸡子
王仲宣好驴鸣
大话
好古
火烧裳尾
第十一单元 天地奇观
白洋潮
月夜观潮
泰山观日出记
喜马拉雅之日出
陨石
第十二单元 生活小景
水仙花
石榴
观影戏记
春水泛舟记
石假山记
第十三单元 风俗如画
神荼郁垒
端午
唱龙眼
送苍蝇
何谓“老虫”
第十四单元 四季之美
春日之花
雾景
雨景
月夜
雪景
第十五单元 不亦快哉
金圣叹“不亦快哉”五则
第十六单元 做些优雅的事儿
听声
观风
古柏四株
垂柳
菜花
第十七单元 无比珍贵的短信
快雪时晴帖
奉橘帖
鸭头丸帖
韭花帖
缓缓归
第十八单元 借着事物说观点
烈豆
斗蟋蟀
斗鱼
自立说
说蝉
第十九单元 花鸟鱼虫蔬菜
花
鸟
鱼
虫
蔬菜
第二十单元 明“句读”通文言
曹冲称象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揠苗助长
晏子使楚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