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探源》丛书是中华文明断代工程的成果,探讨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与逻辑,也就是说从时间绵延与空间伸展两个方向,介绍了中国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的文化生成机制及其原始状态。本系列丛书集结了史前时代比较有特点的多个考古学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性结论,以期达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观与个案相结合,为读者呈现完整的中国文明起源的壮丽画卷。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由李学勤主编,他是这个时代里殊为难得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
◆一本考古学文化之书,穿越迷雾,为你讲述夏商周三朝的断代史传奇。
震撼形象的文物插图,鲜为人知的洪荒传说,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带你探索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问题、新石器时代中华氏族崛起,再到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一书阅尽叹为观止的中国古代文明。
震惊全球的考古发现,疑云密布的王朝更迭,揭秘这片土地的童年,如何通过八千年的社会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中国!
李学勤(1933年3月-2019年2月)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前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年仅19岁的李学勤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殷墟甲骨整理工作;1953年底,转到历史研究所,担当侯外庐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写作;随着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简发现,又转去整理新出土的简牍帛书,重回考古和古文字学行当;1996年,63岁的李学勤担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历时五年,将中国有据可依的历史年代,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一直推到夏代初年……朱凤瀚称他为开学术风气之先的导师人物。李学勤提出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等主张,近年来他又投身于免遭秦火的战国竹简清华简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中。
1996年,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这一自然与人文科学交叉结合的大型科研项目,总目标是使作为先秦时期重要部分的夏、商、西周的年代学进一步量化,为更好地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000年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公布了夏商周年表。为了更好地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大众,时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的李学勤老师主持编写了中国古代文明探源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