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是对文本材料进行分类,以将其简化为更为相关且易于处理的数据单位,进而对文本进行有效推论的研究方法。本书系统介绍了内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流程以及相关问题,尤以电脑辅助内容分析的基础知识为亮点。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精心挑选的文本片段,对该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他着重阐明了电脑在内容分析工作中的效用,并对该方法尚未解决的测量、显现、再现和解释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颇为全面的讨论。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经由一系列程序对文本材料分类、简化并进行有效推论的研究方法。本书系统介绍了内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流程以及相关问题,尤以电脑辅助内容分析的基础知识为亮点。书中,作者结合精心挑选的文本片段,主要展示了内容分析法在三个方面的用途:反映群体、结构或社会的文化模式;揭示个体、群体、机构或社会的关切点;以及描述传播内容的趋势。其中,他着重阐明了电脑在内容分析工作中的效用,并对该方法尚未解决的测量、显现、再现和解释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颇为全面的讨论,对于具有内容分析方法概论基础或自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入门的必备书籍。
主要特点:
? 全新修订的第二版,内容更加详尽,技术更为完善
? 翔实的案例解说,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入门书籍
? 对有志于文本分析的读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本材料进行分类,将其简化为更为相关的、容易处理的数据单位。社会科学家不免需要解读历史文献、新闻报道、政治演说、开放式访谈、外交信息、心理日记或官方出版物等,这项技术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以大众传播领域的政治宣传研究为例,假定韦斯特(West)教授试图研究反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修辞工具,在美国总统的演讲中的使用情况。因此,他对1948年以来每年的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内容分析,逐篇统计出共产主义一词出现的次数。
这种简单的内容分析引发了许多问题。共产主义这个词是对所研究的概念有效度的测量吗?这种测量有信度吗?是否应该建构一个包含一组单词(例如共产主义俄罗斯苏维埃的威胁)的更宽泛的编码类目(例如反共产主义类目)?这种量化指标与外交政策行为有何关系?在这些信息中还有其他相关主题吗?
从创建一个简单的编码方案,到精心设计一次电脑辅助内容分析,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韦伯(Weber)博士精当的著作中都得到了解答。他利用许多精心挑选的文本片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美国政党政纲、1886年英国国王对议会的演说、德皇的演说,以及美国报纸的朝鲜战争社论。此外,他详细阐明了电脑在内容分析工作中的效用。文本一旦经电脑处理(比如用光学扫描仪),运用多个字典对之进行分类时会比较容易。而且电脑编码的规则必须明晰,从而可以实现最佳的交互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许多电脑选项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手动实现,比如上下文关键词(KWIC),这一选项会输出文本中出现在被选关键词周围的上下文(周围的句子)。
为方便起见,韦伯博士新加了一个附录,介绍文本分析的各种电脑程序。在每一章结尾,他还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恰当的评析。因此,本书第二版不管是内容还是技术,都是全新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他明智的提醒,内容分析法仍然部分是艺术(第3章)。韦伯博士对内容分析法中尚未解决的测量、显现、再现和解释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精细的讨论以结束全书。 迈克尔·S. 路易斯-贝克 丛书编辑
罗伯特·菲利普·韦伯(Robert Philip Weber),社会学博士,目前是一家波士顿咨询公司东北咨询资源公司的负责人。他是美国社会学学会文化社会学分会的创始成员,也是分会会刊《文化》的前任编辑。他曾在德国、瑞典、荷兰和英国担任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和讲师。他所发表的十多篇论文涉及内容分析法和长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他也是内门卫斯(J. Z. Namenwirth)《文化动力学》(1987)一书合著者,还与祖尔(C. Zuell)和莫勒(P. Ph. Mohler)合著了《社会科学的电脑辅助文本分析:通用查询系统III》(1989)。他与斯通(P. J. Stone)合作,为《社会学百科全书》(1989)撰写了内容分析法一文。
序
第二版致谢
第一版致谢
第1章 绪论
第1节 内容分析研究举例
第2节 内容分析法的议题
第3节 结语
第4节 延伸阅读建议
第2章 内容分类与解释
第1节 信度
第2节 效度
第3节 创建与检验编码方案
第4节 字典和电脑化的文本分类
第5节 信度与分类方案
第6节 单一分类与多重分类
第7节 假定类目与推断类目
第8节 不同的分类方案与实质性结果
第9节 加总单位问题
第10节 结语
第11节 延伸阅读建议
第3章 内容分析技术
第1节 文件选择和抽样
第2节 文本编码
第3节 关键词上下文列表和语词索引
第4节 词频列表
第5节 编码文本的检索
第6节 类目计数
第7节 测量模型
第8节 内容解释1:信息生产者的特性
第9节 内容解释2:社会经济系统的变迁
第10节 结语
第11节 延伸阅读建议
第4章 内容分析的相关问题
第1节 测量
第2节 显现
第3节 再现
第4节 解释
第5节 结语
第6节 延伸阅读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