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对顺治朝(1644-1661年)诸多情状做了多面描述与分析。书稿从皇太极去世(1643年)后的继承人夺位之争开始,历数了清廷内部不同派系间的纷繁争斗,明廷在皇朝末期的运筹不利和风雨飘摇 ,鼠疫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各路起事军队的攘夺之战,多尔衮的战绩和摄政时期作为,以及顺治亲政后采取的政策与策略等,作者以轻松诙谐的写作方式,将诸多严肃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揉进现代性的语境和叙事中,给人以平易、趣味之感,较为适合普通历史和军事爱好者阅读。
专情的皇帝让有趣的历史变得有情,作者以他的学识和饱满热情讲述这一段大清开国的往事。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镜子前,似乎总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发现一些看上去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人和事儿。
昨天的历史就是今天的我们,今天的我们就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车轮,而我们都是混迹在这个车轮上的蝼蚁。历史有历史的规则,也有自己的玩法,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就像盲人一样在历史的车轮上攀爬,危险系数可见一斑。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似乎和我们关系不大。事实上,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那些历史上成就大业的人都是了解历史的人,而当今社会有大成就的人,对历史也是如数家珍。
了解历史并不能帮助我们开发软件,也不能帮助我们提高股票的收益,但是历史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如何在众多的软件高手中脱颖而出,如何在烟雾缭绕的股市中掌握方向……
历史能让人知道大势,而不是告诉人们小情。
一个不掌握大势的人,事情做得再到位,那也是徒劳无功;一个掌握大势的人,即使事情做得有瑕疵,也能事半功倍。
了解历史,是一个能让我们用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回报的好方法。
历史上这些人的成功是我们必须吸取的经验;
历史上这些人的失败是我们必须规避的风险;
历史上这些人那时那刻的决定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上这些人那时那刻的犹豫值得我们总结;
……
历史不应该被忽视,更不应该被遗忘,历史上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总结,历史上有太多的人物需要我们去分析。
值得庆幸的是,我发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始关注历史,并且开始动笔写历史。他们是一个又一个传道士,用自己的笔宣扬着历史上的文化,用自己的心昭示着新时代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关注……
他们不仅仅是继承,更是改变改变了历史的写法,让历史写得更轻松,写得更幽默,更适合现代人们的阅读习惯,但这是轻松不是恶搞,是幽默不是失实。
新写法中体现出他们对历史的新认识,他们用自己的笔墨让我们感觉到历史原来和我们如此接近。
墨香满楼,本名倪亮,历史学硕士,被称为*牛说书人继当年明月后又一写史新星,先后出版十几本原创历史小说,编撰数十本历史题材的图书。之前和磨铁等图书公司合作,所有历史类图书起印25000册,最终销量50000册,由此可见其对历史类图书的见解,在国内拥有自己的众多粉丝和读者。
第一章 天上掉个皇位顺治登基
谁会是下一个皇帝 1
神秘的书信 4
多尔衮的心思 6
豪格的举动 7
庄妃动手了 10
摊牌 13
第二章 明朝后院的大火
困境中的突围 17
灾民变士兵 19
知识分子加盟 21
攻打洛阳 23
张献忠杀襄阳王 26
闯王攻打开封 28
豫西之战 31
水淹开封府 33
第三章 目标北京
终于看到了北京城 35
可不可以不要钱 37
大明王朝最后的半年 39
我想迁都 40
迁都还有分歧 43
还是自救吧 48
后宫那些事儿 51
勿生帝王家 57
后记 66
第四章 老鼠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鼠疫 69
鼠之罪 70
爆发的原因 73
第五章 我们离得曾是那么近山海关大战
目标:南下 77
爷叫吴三桂 80
要活命,给钱 81
吴三桂的选择 86
冲冠一怒为红颜 97
借 兵 104
山海关 112
突破一片石 115
决战 119
第六章 我想你是我的了北京
剑指北京 125
暗涌 130
第七章 随风奔跑活命是方向闯王之死
西去北京无故人 135
李岩之死 137
潼关大战(一) 141
潼关大战(二) 144
南京,南京 146
李自成的末日 149
第八章 不是皇帝的皇帝多尔衮这七年
短暂的南明政权 155
其他的南明政权 159
郑成功,国姓爷 161
郑芝龙投降 163
福建归我了 165
不义之战 168
冲动是魔鬼 170
一错再错 171
史上最笨的缓兵之计 173
海外忠臣 174
收复台湾 175
狼烟四起 176
攀向权力的高峰 179
皇父终于走了 184
第九章 我终于站起来了
亲政伊始 189
权力重组 193
独揽皇权 199
第十章 顺治这个人
学习 205
识人与用人 209
第十一章 爱江山更爱美人
火热的爱情 215
出家风波 223
第十二章 英年早逝
天花之症 227
选定接班人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