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艺术家具备一种为他们所独有的“图画智力”,而威尼斯画家蒂耶波洛的画作可据说就是对这类“图画智力”的一个最好展现。阿尔珀斯和巴克森德尔在本书中重构了蒂耶波洛在再现世界和人类活动时所运用的各种模式,并藉此复原了蒂耶波洛的“图画智力”。本书依循蒂耶波洛的创作程序,先后探讨画家的素描作品、小幅油画稿以及大型壁画。其中,对维尔茨堡阶梯厅天顶《四大陆》壁画的分析,是本书的高潮部分。
本书的具体论题包括:蒂耶波洛如何在绘画中抵制叙事性事件,他如何积极地利用绘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重复性,他又是如何去“演绎”过去、如何去“演绎”自己,他的素描如何在他整个绘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建构作用,他如何利用设计与成品之间在比例上的差异,自然光与图画的内部光在他的作品中如何展开对话,观者自身的移动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二维与三维之间的那种紧张关系怎样成为了他的一种表现手段,洛可可艺术形式结构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深层逻辑,以及蒂耶波洛那些并无明显道德说教的画作最终如何获得了一种莫名的道德力量,等等。
本册中文版共约27万字,收录了原版图书的172幅插图,其中三分之二为彩色,多为蒂耶波洛的壁画清晰照片,便于读者欣赏对照。
斯维特兰娜·阿尔珀斯(Svetlana Alpers,1936- ),“新艺术史”的积极倡导者之一,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系。主要著作包括《帕拉达要塞的装饰》(1971)、《描写的艺术:17世纪荷兰的艺术》(1983)、《伦勃朗的企业:画室与市场》(1988)、《鲁宾斯的形成》(1995)、《艺术的烦恼:维拉凯斯及其他》(2005)等。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1933-2008),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艺术史家之一。曾任教于瓦尔堡研究所、伦敦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学术著作包括《乔托与人文学者》(1971)、《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体验》(1972)、《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椴木雕刻家》(1980)、《意图的模式》(1985)、《阴影与启蒙》(1995)、《图画的文字》(2003)等。自传《记忆片段》与小说《走近卡斯帕尔》出版于2010年。
序言
蒂耶波洛年谱
第一章 品味蒂耶波洛
1 被遗忘了的蒂耶波洛
2 绘画
3 画家
4 充满谋略的绘画
5 演绎委罗内塞
6 作为谋略手段的狗、云和柱子
7 作为图画主题的发现题材
8 偏离主题的叙事69
9 《发现摩西》中的音乐
10 魔力
第二章 探索的手段:素描、颜色和光
(一)素描
1 硬笔淡彩
2 手的运动
3 线条与物体的所知边沿
4 制造外像
5 总结:平面进程与视觉进程
(二)颜色
6 油画草稿
7 作为音色的色彩与作为光的颜色
8 走向壁画
(三)光
9 阴影:柯升对蒂耶波洛的评价
10 光的移动性(葛素阿提派圣母堂1)
11 对地点采光的应对(葛素阿提派圣母堂2)
12 移动光所带来的刺激
第三章 维尔茨堡的阶梯厅
(一)地点
1 巴尔塔萨·诺依曼的光剧场:来源与表平面
2 巡回:对明窗作出的应对
(二)人物
3 论“回旋对称”
4 意义与维度
5 组别:对油画草稿的增殖
(三) 洛可可句法
6 并非没有组织的迷宫
7 素描、缩放与自相似
8 洛可可杠杆:物体与区域
(四)《欧罗巴》的趣味
9 《欧罗巴》的问题
10 定义道德
附录:现在原址的蒂耶波洛作品
注释与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