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公主,乃中国古代对帝王女、诸侯女及宗族女的一种称谓。
先秦远古炎黄时代至商朝,君王女儿之分封制度,至今未明。
周朝,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周王室为姬姓,故周天子之女,就被称为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美王姬也。
公主这一名称,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春秋公羊传》:天子嫁女于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谓之公主。女儿出嫁,本应由自己亲生父亲来主婚,但是贵为天子的周王,自然不可能亲自出面来为女儿主持婚礼,于是就请同姓姬姓中地位最高的公(西周春秋爵,王以下可大致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来代劳。这样周天子的女儿,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称呼:公主。 再后来,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也称郡主)了。《史记》卷65《吴起列传》: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是说公叔当了国相后,娶了魏国诸侯的女儿为妻。
西汉时期,皇女和宗女之册封、晋封,逐渐形成一定的制度。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为县公主等级,诸侯王的女儿,称为翁主其父(翁)为其主婚之意也当然因出塞和亲等缘故为国出嫁的宗女或宫女,往往也被加封以公主之称号。比如原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原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她们在和亲乌孙时,汉武帝都封她们为大汉公主,以公主应有之仪制送她们出塞。到了东汉时期,皇女及诸王之女,统统都被称为公主。皇女一般为县公主,也有郡公主等级,诸王女则为乡公主、亭公主等级。
曹魏时期,大致沿用汉制。东吴公主则往往被冠以夫姓,如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三女孙鲁育,就分别冠以夫姓全姓和朱姓,被称作全公主和朱公主。
逮及两晋,皇女多为郡公主,简称郡主,诸王之女则多封为县公主。到了南北朝时期,皇女多封为郡公主,王女则有郡、县、乡三等级之分。
隋朝规定,帝女为郡公主,王女为县公主。
唐朝以降,公主则只能是帝女或和亲公主之称谓了,郡主特指太子之女,亲王之女则一般被称为县主。
宋朝,帝女为公主,皇太子亲王女为郡主,郡王女称为县主,跟唐朝差不多。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应大臣蔡京之奏,宋徽宗改公主号为帝姬,如柔福帝姬、荣德帝姬、安淑帝姬等,并改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到了南宋,则又都改回原称呼。
金朝,皇女为县公主,亲王女为县主,但不得称为县公主,一字之差显其出生与尊卑等级。
元朝时期,皇女、诸王之女皆称为公主。
明朝规定,皇帝之女为公主,亲王之女为郡主,郡王之女为县主,郡王之孙女为郡君,曾孙女为县君,玄孙女为乡君。
清朝在后金时期,皇女与宗女皆称为格格(格格乃满语小姐之意,是清朝对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自清太宗皇太极始,改称皇女为公主。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年),朝廷始制订出一套皇女、宗女封号制度,规定皇后嫡出皇女为固伦公主,嫔妃所生之女则为和硕公主(固伦和硕分别是满语国、至尊和一方的意思)。格格分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五等,不在五等之内的则称为宗女。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乾隆帝就封惇妃所生之女为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乾隆第九女,虽为孝仪纯皇后所生,却只被封为和硕和恪公主。咸丰帝抚养其弟、恭亲王奕訢之长女,咸丰十一年,被特旨封为固伦公主,恭亲王固辞,诏改荣寿公主。光绪年间,慈禧又晋封其为荣寿固伦公主。
历代公主之封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国名为号,如宁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二是以郡县名,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阳公主等;三是冠以美名者,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安乐公主、宁定公主,等等。
历朝历代,公主基本上都是她们父皇母后手中的政治筹码,成为一个个可资他们运筹帷幄治国理政平天下去谋篇布局,甚至冲锋陷阵的棋子,她们的婚姻基本上也都是毫无自主选择可言的政治婚姻。《史记》卷1《五帝本纪》载,当有人向尧推荐虞舜,说他可以顺应天命,接替他之位来治理天下时,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他二话没说,就将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以期通过她们去考察舜之德行、能力,看看能否可担当起君临天下之大任。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决定用兵胡国,他先是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韩非子·说难》),首先将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让罩着红盖头的女儿先他而去缴了胡君的械。而后,郑武公发动突然袭击,不费吹灰之力轻取胡国。公元前636年,狄伐郑,取栎,狄人攻伐郑国,夺取栎地,算是为周天子报了那一箭之仇。此后,周襄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遭到大臣极力反对,但周襄王最后还是娶了狄女为后。周襄王此举,一是感谢狄人为他出了一口恶气,二也是向天下人表明,他跟狄人,已经结为同仇敌忾的同盟了,而这个结,就是那位狄女狄公主。
历朝历代的公主们,因为她们特殊的身份、人脉、资源,即便是在数千年前的男权社会,也仍不可避免地成为一股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社会力量、政治势力尽管她们可能碌碌无为当然,更有一些公主,她们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其特殊身份所带来的优势,努力去追求去实现她们那林林总总的生活欲求人生理想。无可避免地,她们之一举一动,她们之所作所为,自然会对家人,对身边人,对国家,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她们那美丽的身影与缕缕印痕。历史有时也会因了她们而不得不打个旋儿或拐个弯儿,显现出别样的曼妙风景。
春秋初期,齐僖公禄甫生有一对貌若天仙的姐妹花,特别是妹妹文姜,其惊人的美貌,出众的才华,让她未曾出嫁即已名满天下。但因为被拒婚投入哥哥怀抱,随即被人们称为荡妇。为了她,齐襄公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搚杀了鲁桓公,让齐鲁大地顿生诸多变数。汉文帝刘恒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她一生都在高水平高品位设计、规划着自己及家人的人生美景,却又一生都在规划、设计着别人。她为了女儿阿娇,以种种手腕让弟弟另择了皇后,新换了太子,让汉武帝刘彻得以惊险上位,从而开启了他为我巍巍华夏开疆拓土,为我大汉民族奠万世之基的辉煌人生之旅。三国时期吴国,因为诸子幼弱,孙权大帝很多大政方针都与其长女全公主商定。于是这位全公主,便成为朝廷上下不可一世的人物,成了东吴政坛不折不扣的搅屎棍,最终也成为将全氏家族及东吴政权带入悲剧性结局的罪魁祸首之一。《旧唐书》卷7《中宗本纪》: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这位创下多项记录的安乐公主,性惠敏,容质秀绝,光艳动天下,堪称是大唐最美艳,最受宠,也最有权势的公主,她本该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公主,可就是那份难以抑制的贪婪,那种极端的公主病,不但让她从天堂坠入阿鼻地狱,成为一个永远也翻不了身的悖逆庶人,而且也害了她父皇,害了大唐帝国!说这位安乐公主是个坑爹的鼻祖,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再说说安乐公主的小姑姑太平公主,她有一个皇帝父亲,一个皇帝母亲,还有三个皇帝哥哥,一个皇帝侄儿。她一生参与神龙、唐隆政变,推翻了一个皇帝,拥立了两个皇帝,最后自己也死于皇帝之手。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与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资治通鉴》卷210《唐睿宗开元元年 》)这位第一公主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女皇武则天的血液,她之一生,深度嵌入大唐政坛,在这个盛世王朝历史上留下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肃宗李亨的女儿和政公主,堪称中国真实版之乱世佳人。安史之乱安禄山军队攻陷长安,和政公主飞马将新寡在家的异母姐姐宁国公主救了出来,一路上和丈夫拎水打柴,生火做饭,千辛万苦侍奉她逃难到蜀地。郭千仞反,玄宗御玄英楼谕降之,不听。潭率折冲张义童等殊死斗,主彀弓授潭,潭手斩贼五十级,平之。到了蜀地后,恰遇蜀军首领郭千仞反。被团团围住的唐玄宗站在阳台上,向下面苦口婆心地喊话劝降,可就是没有人听他的。倒是和政公主夫妇,一个弯弓劲射,一个在旁边一支接一支地递箭,一口气接连射倒了五十多人,一下子压住了阵势,才最终平息了这场叛乱。另外,不光是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和政公主品性还特别好。性敏惠,事妃有孝称。肃宗有疾,主侍左右勤劳,诏赐田,以女弟宝章主未有赐,固让不敢当。不但敏惠孝顺,精明强干,还很有政治眼光,顾大局识大体,一点也不贪财。初,潭兄澄之妻,杨贵妃姊也,势幸倾朝,公主未尝干以私;及死,抚其子如所生。她的丈夫柳潭的哥哥柳澄,娶的是杨贵妃姐姐秦国夫人,可是和政公主夫妇却从未想到利用这种关系去为自己谋取点什么。倒是柳澄夫妇死后,公主将他们的孩子接来,如亲生儿子般抚养成人。聚众美于一身,邻太虚而独立者,其唯和政公主乎?(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可惜的是,广德年间吐蕃入侵时,刚生完孩子的她不顾丈夫反对,坚持入宫去和哥哥代宗商讨备边迎战事宜,因产后太过虚弱,加之疲劳过度病魔入侵,第二天就不幸去世了。
当然,更有唐肃宗的女儿宁国公主,唐德宗李适的第八个女儿咸安公主以及唐宪宗李纯的女儿太和公主,另外还有元世祖忽必烈幼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亲孙女宝塔失里等天子真女,当然还有清朝的诸多公主们,她们跨出国门,以柔软的肩膀,似水柔情,以她们青春与智慧,血泪与生命,去充当国家无形的兵戈、城堡与纽带,在历史紧急关头,勇敢地担当起家国重任,以她们的情与爱,血与泪,铺就万里和亲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为国家,为人民带来和平与安宁(详见拙作《和亲:那些远去的倩影》)。这些美丽的公主们,她们堪称民族之功臣,千古之民范。
《清史稿》卷166《公主表》中的最后一位公主是荣寿固伦公主。据许指严先生《荣寿公主》载,荣寿公主有干事才,谙掌故,宫中有大事,太后必与商榷,以其甚娴典礼,且事事能持大体,虽极忙迫之际不乱也。这位沉稳低调的公主,遇事能持正,心不善太后之奢侈,久之,太后颇畏惮公主,每相见,必为之改容。她还努力调和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光绪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本想废掉光绪,将其乱棒打死,有人探得消息,报告了去热河省亲的荣寿公主。她连夜赶往西苑,跪求太后:皇上君临天下垂三十年,其他尚无失德,太后可恕则恕之;一旦变易,动人观听,恐非国家之福,但得太后训示,徐图回复机宜,臣民幸甚。儿意如此,未知当否?这样,光绪才得以保住了帝位和性命,珍妃也没有被赐死。慈禧晚年,倾心外交,而出面安排外事接洽事宜的,正是这位荣寿公主,与各公使夫人等情谊接洽者,俱公主之媒介,俾无隔膜之虞。其后凡宴会、跳舞、谈话,公主无不参与,太后亦非公主不欢也。(以上引文均见许指严先生《荣寿公主》)荣寿公主,晚清最后一位,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主,对晚清政坛之影响,自是不可小觑。
作为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为治国理念基础的男权社会,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向来不喜女人参政、干政,即便贵为公主,她们当中大多数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但是毋庸置疑,历朝历代的公主们,其特殊的身份,注定了她们自呱呱坠地,就成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存在,对当时及历史的影响与推动力,是难以避免与忽略的,更何况她们当中更不乏像馆陶、太平、安乐公主那样对参政、议政表现出极端热忱的主儿。她们当中之尤甚者如文姜、夏姬、平阳以及太平公主等人,千百年来屡屡被后人叨之念之,她们的非凡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赋予新的解读,新的内涵,这早已让她们跳出那个时代,成为一种流芳千古,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探究的历史文化现象了。当然,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通过对某位公主当年生平事迹、所作所为的搜罗剔耙,更可让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境,对公主所处那个时代来一个大不一样的深度品读,让我们能够温故而知新,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不亦乐乎也哉!
是为序。
2018年6月4日夜于濠滨雨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