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学到了什么
从前做杂志,有一个专栏我特别喜欢。专栏的名字是What Ive Learned,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我学到了什么。这个表达洋溢着一种乐观主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它一定是想告诉你点什么。我从2016年开始写《李翔商业内参》和《李翔知识内参》,职业就是读书、读杂志、读报道,跟人交谈,然后从里面挑选出各种人物的思考,加以缩略和改写,把它们变成一则则现代商业版的世说新语。回过头看,尽管每天都满满当当,但经历待我不薄,我从中学到很多,其中既有对商业的思考,也有对人的思考。有时候我会发现,它们拼起来,就像一套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快速变化的当下的行动指南。下面,分享给你其中一些。
1. 大势
脸谱网(Facebook)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早年离开华盛顿,想要到硅谷找工作,从政界走向商界。当时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面试了她,并且为她提供了一份工作。但是,桑德伯格觉得拿到的职位和title并不好,因此有些犹豫。施密特劝她接受这份工作时说:如果你在火箭上得到了一个位置,不要考虑位置好坏,先跳上去再说。那是2001年的谷歌,接下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2008年时,桑德伯格被马克·扎克伯格请到了另一架马上要腾空而起的火箭上,这一次位置好得多:首席运营官。雷军开始创业时总是讲,人和公司都要顺势而为。没有比这个故事更好地说明了顺势而为这四个字。
2. 用户
通讯软件Line的创始人森川亮说:一件商品最重要的是质量,但我们不可错误地理解这句话。想提高质量,最关键是要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的本质……无论品质有多高、功能有多丰富,如果不是用户需要的,那这些产品就是劣质的,最终只是制造方的自我满足而已。我们决不能为这些东西浪费时间,牺牲速度。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正是用户思维。很多时候我们陶醉于工匠精神,却忽略了用户。甚至在处理个人关系时,这种思维同样适用。转换一下表达方式就是:做对方认为好的事情,而不要做你认为会对对方好的事情。
3. 速度
作家乔舒亚·雷默说:无法实现速度自由的人和机构,将与未来失之交臂。快的人和慢的之间不存在平等。在中国甚至会更快。黑石集团董事局主席苏世民说:生活在中国是很有挑战的,因为中国发生的变化太多。中国有很多让人取得成功的机会,因为没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其他地方的生活没有这种快节奏的变化,而在中国这却稀松平常。这是中国独特的竞争优势,你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因为你们就生活在这个国家。对速度的强调已经变成了陈词滥调,但是需要再强调一下:必须把快当作现实来接受。接受了之后,它就变成了你的优势。
4. 拒绝
曼联传奇教练亚力克斯·弗格森说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更善于不去理睬世界上的其他东西,那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发掘他们的天赋,或者提高他们的团队;我还没碰到过哪个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没有把自己封闭于其他人的需求之外,并且放弃消遣。另一句话来自柳传志:诚信不光是一种态度和意愿,也包含着能力。有意愿却屡屡达不到效果,一样是不诚信。经常有人来找柳传志,说,老柳,这件事情你一来肯定就成了。柳传志回答说:我之所以能做成,就是因为我不都做。你要是答应什么都做,就会变成什么都做不到。想象一下雕塑:雕塑家去掉的那些东西,决定了雕塑最终的样子。换一个角度,人和公司由那些他们选择不做的事情定义。
5. 执行
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凯文·瑞恩说:一个想法本身往往很难有足够的吸引力,关键看你如何实现它。想法显然也重要,但不如执行那么重要。想法会调整、演变,这其实也是执行的一部分。我很喜欢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行动的力量常常被低估,正如想法的力量常常被高估。
6. 变化
百度COO陆奇说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期望的位置;尽可能远离舒适区。因为一旦如此,你就可能陷入极度危险的状态。此话不假。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说过一句更吓人的话: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要有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那你就落伍了。其实,人和公司的成长过程,无外乎接受变化和不确定性,努力从中获益,而不是破碎后无法重建。
7. 批评
马克·扎克伯格说,每个系统都不完美,都会有缺陷,与其批评这些缺陷,倒不如努力打造一个框架(来解决问题)来得更加实际。指出缺陷并没有错,但不能因此否定系统,不仅仅是脸谱网,对任何其他公司和系统都应如此。你的特定行为和选择让你走到今天,但周遭世界不断发展变化,你需要去适应。我们可以把批评分为宣泄式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批评。如果想要把事情变好,宣泄显然于事无补。8.从众游戏公司Supercell的CEO埃卡·潘纳宁说:游戏公司最常犯的错误之一,是过分关注其他公司在做些什么。如果你开始思考别人在做什么,你就很容易成为一个跟随者而非领导者。试图成为他人很难成功。其实何止是游戏公司。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说:传统的其他人都在做,所以我们也必须做的观点,在任何行业都造成了麻烦。迈克尔·刘易斯在《大空头》里写了几个天才交易员通过做空美国房地产乃至美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大赚一笔的故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不是华尔街主流投资人。因此,他们得以对华尔街只要音乐没有停止,就必须跳舞的狂热免疫。
9.乐观
比尔·盖茨说他的世界观的核心是世界正在变好。当你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正在进步的时候,他们或许会看着你,觉得你要么很天真,要么就是疯了。但这是真的。一旦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如果你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好,你就会想知道是什么工作起了作用,继而你就可以加速改善这个世界,并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传递到更多的地方。有句话说得好,悲观者总是正确,但乐观者才能成功。如果你想要证明自己的悲观,你可以搜罗出很多证据,互联网可以帮助你;但如果你想要改变点什么,那最好先保持乐观。
以上是我学到的一些东西,书中还有更多,希望对你也有帮助。最后,感谢《李翔商业内参》刚刚出品时,马云、雷军、柳传志、陈可辛、李开复等前辈的信任与推荐;感谢最初和我一起做这个产品的两个同事童亮和杨蕾;也要感谢罗振宇、脱不花和得到App的很多同事,在2016年,他们把我拉上了移动互联网。
李翔
2018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