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逻辑》的主旨就是通过对宏观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逻辑的探究,来诠释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与时俱进的群体心理、社会心态尤其是政治心理等层面的独特的政治教化的内涵,更是对从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的一个基本的交代。
人之初,无所谓善恶,后天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教化、自然环境及其影响是两大决定因素。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的最根本的缘由是社会群体的稳定与进步,即社会群体的相对稳定与持续进步,以及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与物质生产持续进步。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固然是最根本的存在基础,然而,若是人类社会群体总是处于无休止的低水平生产状态,没有文明的诞生及其持续性进步,则与远古自然属性的社会群体没有多少差异。换言之,人类社会群体必须要有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人类社会群体文化知识的积累与创新性发展是自身得以持续进步的社会性动力之源。这的确是一个宏观的人类社会化发展图景,也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背景。因此,本书的主旨就是通过对宏观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逻辑的探究,来诠释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与时俱进的群体心理、社会心态尤其是政治心理等层面的独特的政治教化的内涵,更是对我从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的一个基本的交代。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群体的凝聚力,而这样的群体团结之力的形成必须与管控这个社会群体的政治权威紧密结合。政治权威不仅源自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群体心理的认同,更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拥有自身的政治伦理的逻辑性。政治伦理是一个古老而日新月异的话题,政治伦理社会化运作之下形成的政治心理是社会群体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伦理道德约束私欲,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其终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延续传统,满足自我安全需要,保障群体生存。物质生产服务社会,变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终极目的是创新人类文明,变革传统,满足自我实现需要,促进群体的进步历程。人类社会的演化通常总是那么的漫长而平缓,守旧是常态,革新是非常态。常态形势之下,文明的特点是融合、固化,以供成长与传承之需。非常态形势之下,文明的特点是分歧、突破,以备进步与破旧之需。在一个简单、宏大、熟悉的社会中,人内在的伦理道德与极权专制的渴望尤其重要。在一个复杂、宏大、陌生的社会中,人外在的法治民主的渴望尤其迫切。变革之时,不必也不可能求全责备,就如要扶正斜树,总要比正要过一点,反弹即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无数的残酷的战争就充分证明,战争是人类文明蜕变的原动力。时势异也,传统与创新都将因势而变,现代化核战争已经走到了它自我毁灭的极致。虽然从大历史的视域观之,长治久安总是以长久惨烈而血腥的战乱为代价,然而人心思安不是空穴来风,传统社会中以军事霸权及其战争或战争威胁以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和统治秩序的时代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游牧部落横扫欧亚大陆、西方殖民者暴力掠夺世界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佘朝虎,1970年4月出生,男,汉族,四川省华蓥市人,复旦大学法学硕士,攀枝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章 政治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与政治
二、政治社会化
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人文地理逻辑
一、人文地理与政治地理
二、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人文地理
三、中国当代人文地理的历史性变革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特征
一、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
二、独尊儒术的政治哲学
三、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制
四、宰执郡县制度下的专制皇权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财富逻辑
一、\"重义轻利
二、财富逻辑的政治社会化特征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权力逻辑
一、皇权与士权的儒学逻辑
二、选拔与任用的人才逻辑
三、外戚与宦官的权力逻辑
四、族权与治权的乡绅逻辑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伦理逻辑
一、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主流伦理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政治伦理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儒学伦理与政治统: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心理逻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