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卫生文物图典》主要依据文物质地、种类分为9卷,计有陶瓷,金属,纸质,竹木,玉石、织品及标本,壁画石刻及遗址,少数民族文物,其他,备考等卷。同卷下主要根据历史年代或小类分册设章。每卷下的历史时段不求统一。遵循上述规则将《图典》划分为21册,总计收载文物5000余件。对每件文物的描述,除质地、规格、馆藏等基本要素外,重点描述其在民生健康中的作用。对少数暂不明确的事项在括号中注明待考。对引自各博物馆的材料除在文物后列出馆藏外,还在书后再次统一列出馆名或参考书目,以充分尊重其馆藏权,也同时维护本典作者的引用权。
《壁画、石刻及遗址卷/中华医药卫生文物图典》以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序,图文并用,以图为主,中英文图注说明为辅,其壁画、石刻及遗址文物的相关知识及背景资料以“知识链接”模块的形式体现,同时书后附“图名索引”、“年代索引”,便于读者查检。
文化是相对自然的概念,是考古界常用词汇。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明的物证,又是物化的历史。狭义医药卫生文物是疾病防治模式语境下的解读,而广义医药卫生文物则是躯体、心态、环境适应三维健康模式下的诠释。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中华医药卫生文物当然包括各民族的健康文化遗存。
天地造化如造山、板块漂移、气候变迁、生物起源进化等形成自然。气化物生奠贵于人,即整个生物进化的最高成果是人类自身。广义而言,人类生存思维留下的痕迹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构成文化,其一般的物化形式是视觉感知的文物、文献、胜迹等。其中质变标志明晰的文化如文字、文物、城市、礼仪等可称作文明。从唯物史观视角观察,狭义文化即精神财富,尤其体现人类精、气、神状态的事项,其本质也具有特殊物质属性,如量子也具有波粒二相性,这种粒子也是物质,无非运动方式特殊而已。现代所谓可重复验证的“科学”,事实上也是从文化中分离出来的事项,因此也是一种特殊文化形式。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夙愿。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健康文化异彩纷呈。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其原创思维博大、格物致知精深,所以,习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文化既反映时代、地域、民族分布、生产资料来源、技术水平等信息,又反映人类认知水平和生存智慧。发掘解读文物、文献中蕴藏的健康知识和灵动智慧,首先是从事健康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易经》设有“观”卦,人类作为观察者,不仅要积极收藏展陈文物,而且要善于捕捉文物倾诉的信息,汲取养分,启迪思维,收到古为今用之效果。墨子三表法,首先一表即“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也是强调古代史实的重要性。“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未来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都不能割断历史、忽略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繁荣才能驱动各项事业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类从类人猿分化出来。“禄丰古猿禄丰种”是云南禄丰发现的类人猿化石,距今七八百万年。距今200万年前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产生工具意识,管理火种,是所谓“燧人氏”时代。中国留存有更新世早、中期的元谋、蓝田、北京人等遗址。距今10万-5万年前,人类进入I曰石器时代中期,即早期智人阶段,脑容量增加,和欧洲、非洲人种相比,原始蒙古人种颧骨前突等,是所谓“伏羲氏”时代。中国发现的马坝、长阳、丁村人等较典型。距今5万-1万年前,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晚期智人阶段,细石器、骨角器等遍布全国,山顶洞、柳江、资阳人等较典型。
中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是1日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短暂过渡期,弓箭发明,狗被驯化。河南灵井、陕西沙苑遗址等作为代表。距今1万一公元前2600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光石器、烧制陶器,出现农业村落并饲养家畜,是所谓“神农氏”时代。公元前7000年以来,在甲、骨、陶、石等载体上出现契刻符号、七音阶骨笛乐器等,反映出入文气息趋浓。公元前6000-公元前3500年的老官台、裴李岗、河姆渡、马家浜、仰韶等文化遗址,彰显出先民围绕生存健康问题所做的各种努力。
第一章 壁画、石刻
技击图岩画
赛马图岩画
太子较射图
龟蛇雁纹瓦当
武氏祠神农氏像
蹴鞠图画像石局部
比武画像石
拳术画像砖拓片
垂钓行筏画像砖
投壶画像石
画像砖
画像砖
墓砖画像
动功图
静功(坐禅)
游泳图壁画
力±相搏图壁画
伏羲与女娲
相扑图浮雕
射猎图壁画
诊病施药图
相扑图壁画
药师经变
正骨图
游泳图壁画
宴享伎乐图壁画
备骑图壁画
洗浴图
拦护水井图
得医图
崔庭硅墓志铭
托举力士石雕
双人对练图浮雕
对练图壁画
持笏给使图
持笏给使图
舞蹈图
揩牙图
胡人引驼图
刀术壁画
举象、擎钟壁画
武士跪射图壁画
弈棋图壁画
酿酒图
马术图壁画
张旭肚痛贴刻石
打马球画像砖
砖雕彩绘侍女俑
欢喜金刚图
捶丸图壁画
骑狮击球图
对局图壁画
明故教谕史公墓志盖
明故教谕史公墓志铭
倪儒人陶氏合葬墓石刻
明倪儒人陶氏合葬墓墓志铭文石刻
重修武子望家祠碑
兴平药方碑
禁止早婚告示石刻
禁止旱婚告示石刻
游泳图壁画
演武图壁画
侍女围棋图壁画
太子共南天国斗武艺图壁画摹本
游泳图壁画
布达拉宫落成仪式图局部
布达拉宫落成仪式图局部
布达拉宫落成仪式图局部
拳术演练图壁画
器械演练图壁画
隔城抛象图壁画
永乐宫壁画的医学内容(摹本)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宋针灸铜人俞穴图经
历代名医神碑
千金宝要碑
儒医仲镛强路碑
宝鸡海上方碑
集验良方碑
朱兴恭先生医方碑
强和亭先生验方碑
内经图
傅青主女科手迹
第二章 遗址
北京猿人居住遗址
黄帝陵
桐君山
桐君祠遗址
水井遗址、汲水桶
河北任丘药王庙外景
临淄齐故城下水道
华祖庵
徐州华佗墓
葛岭
冲虚观门景
稚川丹灶
葛洪炼丹用井
鲍姑宝殿
虬龙古井(鲍姑井)
陕西耀州区药王山外景
洗药池
华清宫遗址
贵妃池
沈括墓
苏颂故里碑
宋慈墓地
嵇接骨桥
吴山药王庙遗址
楼英墓
北京鹤年堂
北京永安堂
朱养心药室西门
北京千芝堂旧址
丰台药王庙
东药王庙遗存
南阳医圣祠外景
北京同仁堂
台湾地区明代之医院示意图
薛雪扫叶庄原址
王清任故里
苏州雷允上药店
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北京同仁堂分号宏德堂旧址
震元堂遗址
叶种德堂
寿山堂遗址
华美医院大门
胡雪岩故居一角
仁爱医院天主教堂遗址
利济医院遗址
清太医院旧址
先医庙旧址
琪卉堂、大和堂旧址
丁甘仁故居
兰溪药皇庙遗址
嵊州市芷湘医院遗址
恩泽医局遗址
福康医院遗址
朱丹溪陵园
吴有性故居――凝德堂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门景
香港那打素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堂
福音医院原址
福音医院福音楼遗址
北京中央医院外景
上海中医药大学民国时期院址
上海国医学院院址
孙中山学医及革命活动纪念碑
张山雷墓
新四军苏浙军区十六旅后方医院
索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