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无论是知识社会的来临还是后喻文化的兴起,无论是复杂性理论的普及还是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问题。本书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价值,从知识、技术、伦理、学科等维度入手,阐释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内容问题;以模式、过程和路径等为切入点,阐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向度。本书既关涉教师专业基本理论,又关涉教师专业实践策略;既有知识、伦理层面的剖析,又有技术、方法层面的呈现;既顾及宏观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又顾及微观的教师个人专业取向;既涵盖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经验评介,又包括本土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论 1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剖析 1
一、“专业”一词的语义学剖析 1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视角 2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特征 4
一、标准的多元性 4
二、知识的广博性 5
三、技术的人文性 6
四、伦理的崇高性 7
五、过程的复杂性 8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多维价值 9
一、社会价值重塑 9
二、教育价值剖析 10
三、个人价值诠释 11
第二章 教师专业标准发展 13
第一节 教师专业标准嬗变 13
一、结构功能取向的专业标准 14
二、教师教育取向的专业标准 14
三、学生成就本位的专业标准 15
第二节 教师专业知识标准 20
一、多元教师专业知识标准简述 21
二、中国教师专业知识标准评判 22
三、教师专业知识标准典型个案 23
第三节 教师专业技术标准 25
一、能力、技术与教师专业技术 25
二、中国教师专业技术标准探究 27
三、美国教师专业技术标准发展 32
第四节 教师专业伦理标准 35
一、教师专业伦理标准应然向度 35
二、中国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简析 37
三、国外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简析 40
四、教师专业伦理标准发展趋势 41
第五节 教师专业学科标准 42
一、中国教师专业学科标准 43
二、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44
第三章 教师专业知识发展 46
第一节 多元化的教师专业知识观 46
一、教师专业知识观历史演变 47
二、教师专业知识观新近发展 49
第二节 教师专业知识类型发展 50
一、以专业内容为依据的类型说 50
二、以知识表征为依据的类型说 54
三、以PCK 为核心的类型说 55
第三节 教师专业知识积累过程 56
一、以实践为出发点 56
二、积累途径多元化 58
三、注重积累中更新 60
第四节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生成 62
一、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特质剖析 62
二、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生成模式 65
三、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完善过程 67
第五节 教师专业知识实践优化 68
一、教师求知意识的觉醒 68
二、教师交流机制的建立 70
三、教师应试思维的消解 72
第四章 教师专业技术发展 74
第一节 技术与教师专业性的体现 75
一、教师专业话语中的技术 75
二、技术增进教师的专业性 77
第二节 技术样态与教师专业发展 80
一、手工技术对教师“手艺”的推崇 81
二、机器技术对教师的工具理性诉求 82
三、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话语的重构 83
第三节 教师成为技术熟练者辨正 86
一、教师技术熟练的必要性 86
二、教师技术熟练的规定性 88
第四节 教师的专业技术偏见剖析 90
一、普遍主义与形式主义偏见 91
二、守旧心理与茧式思维偏见 92
三、技术依赖与技术崇拜偏见 93
四、拘于规范与功能固着偏见 93
第五节 教师专业技术发展策略 94
一、变倡导的理论为应用的理论 95
二、反思技术分析聚焦技术行为 96
三、从规范化应用到体验式应用 98
四、从技术主导转变为教师主导 100
五、扬弃片面深刻实现全面融合 101
六、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 103
第五章 教师专业伦理发展 106
第一节 教师专业伦理语义分析 107
一、教师专业伦理的特征 108
二、教师专业伦理的本质 110
第二节 教师专业伦理发展依据 111
一、教师专业实践内在需求 111
二、时代社会环境发展变迁 112
三、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控制 113
四、专业相关者的伦理诉求 114
第三节 教师专业伦理内容体系 115
一、教师专业伦理认知 115
二、教师专业伦理情感 117
三、教师专业伦理意志 119
四、教师专业伦理行为 121
第四节 教师专业伦理时代危机 124
一、伦理认知偏差 124
二、伦理形象不佳 125
三、伦理价值迷茫 126
四、伦理行为失范 126
第五节 教师专业伦理实践建构 127
一、注重专业伦理时代发展 128
二、尊重教师私己伦理形象 129
三、德性与制度的双重关怀 131
四、凸显伦理规范的专业性 132
五、提升教师伦理践行能力 134
第六章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136
第一节 行政主导—被动执行模式 137
一、行政主导的必要性 138
二、行政主导的负效应 139
三、行政主导价值辩证 142
第二节 个体反思—实践提升模式 144
一、个体反思的价值与特性 145
二、个体反思的对象与内容 146
三、个体反思的实践有效性 148
第三节 协同合作—专业共享模式 150
一、协同合作本义辨析 151
二、协同合作实践偏移 153
三、协同合作基本规范 155
第四节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新趋势 156
一、倡导新兴方法论有效融合 156
二、注重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 161
三、学院派与中小学日趋联合 162
四、模式类型及取向日益多元 163
第七章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164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辨析 165
一、既有研究得与失 165
二、理想化与复杂性 166
三、整体性与阶段性 166
第二节 入职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168
一、为未来专业发展奠基 168
二、合格并具备可持续性 170
三、注重实践环境的适应 171
第三节 胜任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173
一、经验积累与快速成长 173
二、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 173
三、专业绩效与专业竞争 174
第四节 熟练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175
一、专业骨干及其高原期 176
二、自信从容与经验桎梏 177
三、生本取向与边际效应 178
第五节 引领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179
一、推陈出新与专业示范 180
二、特长型与综合型兼备 181
三、实践高效与发展分化 182
第八章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84
第一节 专业政策扶持 184
一、国外政策取向嬗变 184
二、中国教师政策发展 185
三、教师政策完善策略 186
第二节 学校专业管理 190
一、实现学校管理理念转换 190
二、反思学校专业管理规范 191
三、学校专业管理实践准则 193
第三节 教师培训机制 194
一、教师培训现状反思 194
二、更新教师培训哲学 197
三、注重校本教师培训 198
第四节 教师自我完善 200
一、丰富自我内涵 201
二、学会自我管理 202
三、实现自我价值 204
第五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 205
一、从个人主义转向共同发展 205
二、形成共同文化与共同规范 208
三、致力于维护教师专业权益 210
第六节 教师评价体系 211
一、多元化评价 211
二、个性化评价 212
三、发展性评价 214
参考文献 216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