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文库)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旨在创新,致力协同。创新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第1动力,协同则是获取创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协同多方教育主体,集聚多种教育资源,通过跨主体、多要素间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与统筹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文库
2017年6月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入职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现已公开发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论文十几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篇,CSSCI扩展版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篇。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2项。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述评
(二)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研究述评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学理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解析
一、协同创新理论的创立发展
(一)协同理论的历史沿革
(二)创新理论的发展演进
(三)协同创新理论的内涵与本质
二、协同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协同创新范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丰富发展协同创新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核心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涵解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范畴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本质
目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我国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三、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的思想脉络
(一)西方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二)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创新思想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目标定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目标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目标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主体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主体的类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主体的融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动力的主要类型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动力的生成机制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共治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超越与现实观照相统一
(三)坚持继承借鉴与改进创新相统一
(四)坚持协调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容审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协同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协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协同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协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协同创新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定位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视野
(三)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的基本目标
(二)协同视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协同机制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建构
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队伍
(一)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机制建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建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系统建构
三、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过程
(一)统筹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活动过程
(二)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自觉
(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体系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发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