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花》收载北京地区自然分布的“野花”(被子植物中的虫媒植物为主,兼顾风媒花中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种类)88科462种,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克郎奎斯特系统)科的位置排列,以实地拍摄的显示花形态的原色照片为主,适当兼顾茎、叶和果实形态及生态环境,每种植物均辅以三五百字的文字说明。说明包括中文通用名、拉丁文学名、中文异名、所在科属名称、形态特征、花期、自然分布和生境、主要用途、照片拍摄时间和地点;如果模式种产地在北京或相关地区的或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则予以特别说明;对于有毒植物,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对于一些重要属的信息,在种类介绍外还予以简单介绍,附于文后;对于一些博物学知识点做简单介绍。书中还有主要科识别特征介绍、北京野花主要定名人(发现人)、部分拉丁学名释义等内容,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北京野花的认知过程更完美。
1.三十余年北京山区考察和植物讲解经验,十多年实地拍摄成就这本名副其实的“北京野花宝典”。
2.涵盖北京地区自然分布的“野花”88科462种,依据国际流行的分类系统按照科的顺序进行植物学讲解,适当融入博物学知识。
3.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植物所王文采院士倾情推荐。
4.适合自然爱好者,生态旅游者,植物学、园林、园艺、自然保护、中草药、旅游管理和导游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借助本书,读者可以获得许多认知植物的基本知识,在北方多省区的野花观察时直接受益
在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敏感问题。关爱自然,倡导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是诸多环境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一个地区的野花资源和受关注程度与上述重大问题相比,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从司空见惯而又时常显得弱小无助的野花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向我们传递的诸多自然信息,更可以提升我们对地球美好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可以说,认识和爱护野花是公民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我们自幼生长在北京,曾一次次远望着西山落日的霞光遐想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当我们成年后,行进在城区花团锦簇的街道上,望着绿油油的人工草坪时,也向往着北京山林的幽静和野花特有的绚丽景致。而展现北京野花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更是我们多年来的诉求。为此,我们一次次在北京的山林原野中追寻野花的足迹,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它们的神奇和美丽。今天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下,《北京野花》一书终于如愿出版了,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杨 斧,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77级)。1982年至2003年就职于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植物杂志》编辑部,先后任编辑、专职副主编; 1999年至2009年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兼职讲授园林植物学。多年来热衷于野外植物观察和植物学科普创作。主要著作有《珍稀植物大观》《绿海拾珠——奇妙的植物世界》《不可思议的世界 植物篇》《植物天地》等。
杨 菁,女,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科研方向为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中国明、清皇家建筑,中外风景园林研究。自幼喜爱博物观察,曾多次随父(杨斧)到山林中观察和拍摄野花;在欧、美、日等国研修期间热衷于博物馆、风景园林和国家公园的观赏和调研,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照片;对植物在园林和建筑装饰上的应用颇有建树。
前言
第一部分 走进北京野花的世界
一、追寻北京野花的踪迹..................................................2
二、如何认知北京野花.....................................................21
第二部分 北京野花的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