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木雕的兴趣由来已久。2008年7月,我到福建师范大学工作,当时就住在福州闽侯上街旗山校区。正值暑假期间,除了一些培训任务之外,我经常步行到学校周边熟悉环境。我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是全国的根木雕中心之一,到处都是根雕一条街,尤其是建平村乌龙江大道两侧,店铺林立,店内根木雕工艺品琳琅满目。由于经常驻足于各个店铺,总是被那些漂亮的根木雕工艺品吸引而举步维艰,熟悉学校周围环境的目的并未达到。从此,闲暇之余,我便经常散步至学校周边根木雕店铺和工厂观摩学习木雕工艺的奥妙。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经常参与有关福建工艺美术和闽台民间美术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创作。我发现福建的工艺美术行业极其发达,工艺美术品种繁多,作品绚丽多彩、璀璨夺目,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国木雕形成了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四大产区。木雕作为福建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集人文之大成,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先后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木雕大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八闽各地皆有木雕产业,其中福州、莆田、泉州等地相对集中,产业较大,个中风格同中有别。闽台木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千百年来,木雕一直是闽台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和文化交流的载体,在历代能工巧匠的雕琢下,许多木雕精品流传于世。闽台木雕和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民间工艺美术这一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的表现形式,渗透到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
近代以后,原本同根同源的闽台木雕在风格上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差异。传统木雕多为建筑装饰和神像制作,传统木雕是如何演变为现代木雕工艺品的呢?这种演变的动因是什么?是时代的变迁还是创作者的主动发力呢?木雕技艺是如何进行传承的?不同的木雕创作者又是如何理解传统木雕和现代木雕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闽台木雕如何取长补短互为借鉴,融入现代生活并走向国际舞台呢?问题的解答必须首先要走进创作者的生活,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创作历程和不同阶段的创作思考,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机缘巧合,201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我有幸参与其中。看到计划出版的书目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木雕艺术口述史。在此之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了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我主动请缨担任福建木雕培训项目的班主任,并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木雕创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倾听各种声音。在一个月的培训期间,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根木雕精英人士交流木雕创作和行业发展的状况,受益匪浅,也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写本书之前,我查阅了大量口述史的资料,并咨询了历史学科的学者和多方面的专家,写作体例几经修改。以下是写这本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和思考:
一是关于海峡两岸的区域界定。海峡两岸包括大陆所有地区和台湾地区,最早的思考是包括广东潮州木雕、浙江东阳木雕和浙江乐清木雕,并联系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木雕艺人。但是后来丛书团队做了范围界定,闽台木雕同根同源,既有联系也有对比,做起来更有意义。所以,书中的海峡两岸木雕特指闽台两地木雕。
二是写作的目的。正如前面所述,既有个人对木雕的热爱,力求解决和我同样的木雕爱好者对闽台木雕现状的困惑,又想通过大师的口述为木雕从业者提供些许参考,并为木雕研究者和木雕爱好者提供大师创作历程和作品背景故事。
三是访谈对象选择。闽台木雕人才济济,高手云集。访谈的第一步就是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各地的木雕现状和选择访谈对象。为了更全面地获取资料,访谈对象不仅是木雕艺人,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或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台湾地区的薪传奖获得者,还包括木雕作坊或木雕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专门从事木雕营销的经营者。口述史与历史相关,提到历史人们总是会闪现出一个时间概念,因此,在最后成书时,我们尽可能选择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木雕老艺人和木雕行业的青年才俊。
四是写作方法上的捷径。该丛书的写作时间紧迫,同时日常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外出调研和访谈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确实走了一些捷径。例如多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已经被报刊、视频等媒体访谈多次,还有一些已经被学者写成书稿出版,因此,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前期资料,在访谈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做到信息的扩充。在对访谈材料进行整理时,对于同样的问题如大师年表和作品介绍,我们也参考了其他的媒体资料。
此书是海峡两岸木雕艺术口述史课题组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编写过程中,课题组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首先是感谢每一位访谈对象,课题组每次都被他们平易近人、谦逊睿智的大师风范所折服,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此书才得以完稿。但因局限于篇幅,访谈对象无法在书中全部呈现,深表歉意。其次是感谢林秀敏大师、汪方寒先生、陈高老师等诸多木雕界知名人士的帮助,尤其是在台湾地区访谈期间,三义木雕协会执行长张家琪先生及夫人的全程陪同和精心安排。最后要感谢课题组各位成员的辛勤付出!
赵利权
2017年6月10日
前 言……………………………………………………………………1
第一章 福州木雕艺术……………………………………………………3
第一节 福州木雕艺术概述………………………………………………5
第二节 福州木雕艺术口述史……………………………………………8
一、郭发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8
二、林学善:创新是木雕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18
第二章 莆田木雕艺术…………………………………………………33
第一节 莆田木雕艺术概述……………………………………………35
第二节 莆田木雕艺术口述史……………………………………………38
一、佘国平:工艺美术是工和艺的结合。…………………………38
二、高金山: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会创作了。……………………56
三、林建军:那几年过得非常苦。……………………………………69
第三章 泉州木雕艺术……………………………………………………85
第一节 泉州木雕艺术概述………………………………………………87
第二节 泉州木雕艺术口述史……………………………………………90
一、卢思立:自然型木雕创作。………………………………………90
二、黄泉福:靠信念一点一点熬过来。………………………………106
三、郑国明:几十年的习惯,难以改变。……………………………119
第四章 建瓯木雕艺术……………………………………………………135
第一节 建瓯木雕艺术概述………………………………………………137
第二节 建瓯木雕艺术口述史……………………………………………139
张木芳: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139
第五章 台湾木雕艺术……………………………………………………155
第一节 台湾木雕艺术概述………………………………………………157
第二节 台湾木雕艺术口述史……………………………………………159
一、吴荣赐:唤醒历史人物。…………………………………………159
二、王庆台:追随黄龟理先生24年。………………………………172
三、李秉圭:手艺人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184
参考文献……………………………………………………………………198
后 记……………………………………………………………………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