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馆,*重点文化单位,是中国*座、也是世界*的文学博物馆。这里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郁文哉先生作为一个俄文翻译、学者和专家,为了探求救国的真理,远去苏联远东的伯力,一边打工,一边刻苦攻读俄文。五年寒窗岁月,学成回国,正值全民抗战时代,他义无反顾地以其专业服务于抗战。无论是作为一个编辑,一个学者,一个翻译,全力地介绍苏联的文化,他的译文论文有一百五十余篇,译著十余部。在中国人民*艰苦的岁月,他把苏俄优秀的革命的进步的文学戏剧论著介绍到中国来。鲁迅当年把翻译革命论著的翻译者,比喻为普鲁米修斯式的窃火者。可以说,郁文哉就是一个伟大的窃火者。
序:伟大的窃火者①郁文哉
一
郁文哉,这几乎是一位被遗忘的伟大的窃火者。
郁文哉,他是一个杰出的文化战士。
郁文哉,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学者!
二
我一遍又一遍地拜读《郁文哉选集》,它让我感动,它让我肃然起敬。郁文哉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对苏联(俄)文化交流的翻译事业上。他让我想起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写《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时,他发自内心的一个期望:我希望中国也有一两个这样的诚实的俄文翻译者,陆续译出好书来……。而郁文哉先生就是鲁迅先生所企盼的诚实的俄文翻译家。
三
郁文哉先生的诚实,首先表现在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上。他一生三次被捕,历经劫难而不屈。第一次,上世纪30年代初,当他还是一个大学生时,就投身共产党所领导的左翼阵营的文化运动,因此而遭国民党逮捕,身罹铁窗而更坚贞。出狱后,远去苏联誓做一个窃火者。第二次,1938年,他在贵阳创办山城俄文专修馆,进行抗战宣传,再次被国民党逮捕。第三次,皖南事变爆发,他奉命在重庆坚守,再一次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在狱中被打得遍体鳞伤,背上打得血肉纷飞。他虽然不是职业的革命者,但他却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矢志革命。可以说,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文化战士!
四
郁文哉先生的诚实,更体现在他作为一个俄文翻译、学者和专家,对他所从事的专业的忠诚上。当年,他为了探求救国的真理,远去苏联远东的伯力,一边打工,一边刻苦攻读俄文。五年寒窗岁月,学成回国,正值全民抗战时代,他义无反顾地以其专业服务于抗战。无论是作为一个编辑,一个学者,一个翻译,全力地介绍苏联的文化,他的译文论文有一百 五十余篇,译著十余部。在中国人民最艰苦的岁月,他把苏俄优秀的革命的进步的文学戏剧论著介绍到中国来。鲁迅当年把翻译革命论著的翻译者,比喻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窃火者。可以说,郁文哉就是一个伟大的窃火者。
五
在郁文哉先生的译文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关戏剧的。抗战时期,在中国几乎断绝了与世界的文化交往的条件下,他选择苏联最重要的戏剧讯息加以介绍。他是一位苏俄戏剧的研究专家,当国内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还处于一知半解的情况时,他先是与郑君里、章泯、葛一虹合译了《演员自我修养》,之后又集中选译了《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家世与爱好戏剧的原因》《深刻地研究和创造地发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遗产》等,成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尤为难得的是,他还重点介绍了瓦赫坦戈夫这位为国内还甚为陌生的苏联戏剧大师。先后翻译了《瓦赫坦戈夫遗著的编读方法》《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幻想的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瓦赫坦戈夫的最后两次学术谈话)》《论幻想的现实主义》《关于瓦赫坦戈夫(瓦赫坦戈夫的创作之路)》等。在当时对瓦赫坦戈夫给予这样的重视,是颇具识见的。瓦赫坦戈夫是具有创造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创建了幻想现实主义学派,而他所缔造的瓦赫坦戈夫剧院,目前仍然在延续和发展着他的传统。
六
郁文哉先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贡献在编辑刊物上,他曾担任当时唯一的介绍苏联文化的刊物《中苏文化》的主编,并曾受到《新华日报》的邀请,担任该报戏剧研究专栏的组稿人,与曹禺、陈白尘等创办《戏剧月报》,担任《人民日报》苏联研究专栏编辑等。尤其是在《中苏文化》岗位上,他不但担负起繁重的组稿、编辑以及编务工作,还因组稿困难,不得不亲自撰稿,八年间,他在这个刊物发表的文章就有八十余篇。其内容既有对苏联著名作家如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人的介绍,更有对当时苏联文艺论争的报道,诸如苏联的电影、歌剧,甚至纪录片制作等均有专题介绍,另外,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反法西斯战争的消息报道也很及时。其时,《中苏文化》不但成为宣传苏联的阵地,更成为革命的进步的人士渴望光明追求真理的灯塔。
七
最后,我由衷地敬佩郁文哉先生的两个女儿郁蕾和郁蓓。
郁文哉先生逝世时,不过四十六岁,她们都很小,郁蕾还不满六岁。对于她们的父亲所知甚少,而她们后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父亲的文化工作相距甚远。当她们收到葛一虹先生保存的她们父亲的一包遗稿之后,她们姐妹在她们母亲的指导下,开始了对父亲一生业绩的搜寻。她们不但亲自到父亲曾生活以及工作的地方访亲拜友,而且凡是能找到父亲信息的地方,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都跑到了。她们还找到戏剧界前辈张颖同志,了解到父亲为1942年《新华日报》戏剧研究专栏组稿的事迹。难得的是,她们遍访北京、南京,甚至是重庆的图书馆,搜寻父亲的遗著遗文。她们在上百万字的遗作中,编选了这部选集,并写出有关郁文哉先生的文章:《作家与战士郁文哉生平概述》(郁蕾)、《我的童年回忆忆父亲郁文哉》(郁蓓)等。尤其是郁蕾对父亲的译著作了认真的钻研,写出《父亲郁文哉的两篇戏剧理论学术译文》《父亲郁文哉有关瓦赫坦戈夫文献的文稿》。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她们对父亲的爱,也更看到她们对现代文化史、现代戏剧史所作出的贡献。
《郁文哉选集》,不但具有文物价值、史料价值,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当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也是郁文哉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郑重地将这部选集推荐给专家和读者!
2017年3月12日清晨于北京
中国现代文学馆钩沉丛书总序/001
序:伟大的窃火者郁文哉/003
作家与战士郁文哉生平概述/007
译文选
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003
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009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家世与爱好戏剧的原因/012
深刻地研究和创造地发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遗产
《苏联艺术》报编辑部专论/015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遗训与M.N.季德罗夫的谈话/032
瓦赫坦戈夫遗著的编读方法
(《瓦赫坦戈夫手记、书简、论文》编者序言)/039
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幻想的现实主义的演剧方法
(瓦赫坦戈夫的最后两次学术谈话)/043
论幻想的现实主义/052
关于瓦赫坦戈夫/058
《美国演员谈角色创造》/074
纪录电影摄影师的修养/084
中国的战时文化建设/091
苏联的戏剧/099
战时苏联艺术学会的活动/104
苏联女英雄唐妮(卓娅)之死/109
苏联文学研究中的L.托尔斯泰/114
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第十二次全会关于戏剧电影的决议/122
苏联电影编导问题/130
苏联歌剧编剧问题/136
作家与战士/140
文选
中华剧艺社在现阶段的剧运中所应争取的是什么/155
我所希望于每年戏剧节的/157
演剧与现实生活的统一/158
小说的题材/159
读《清明前后》/160
艺术与自由纪念A.托尔斯泰逝世/162
怎样纪念高尔基/164
伊凡·莫斯克文/167
介绍两位苏联女汉学家/174
奥斯特罗夫斯基诞生一百二十五周年纪念/177
《大雷雨》剧本分析/179
关于剧本《安娜·卡列尼娜》的版本问题及其他
读《安娜·卡列尼娜》北鸥译本《前记》后/191
略谈莫斯科会议/199
苏联战前的《戏剧月刊》/201
苏联训练文学艺术家的学校/203
手稿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遗产讨论总结/209
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222
二十世纪初期的俄罗斯文学/242
论《高尔基的剧作》/249
附录
郁文哉发表的文章、出版的译著目录/255
郁文哉遗留的部分手稿目录/264
回忆录
一张六十二年前的《通行证》/267
父亲郁文哉留下的一包珍贵文稿/272
现代戏剧史遗痕:父亲郁文哉的两篇戏剧理论学术译文/285
父亲郁文哉有关瓦赫坦戈夫文献的文稿/293
寻访父亲郁文哉早年任教的苏州乐益女中/298
我的童年回忆忆父亲郁文哉/303
回忆舅父郁文哉/315
怀念郁文哉伯伯/319
父辈们的信念/324
学术论文
从《戏剧研究》看中国剧坛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接受/335
后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