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一直被称之为零落的碎片,在本书之前,还没有人将这零落的碎片串联起来——不仅仅是时间的排序,还需揭示诸多作品演变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根本不知道中国文学是怎样起源发生的,往往把战国秦汉之际后人对上古神话的追溯作为文学史的开端。又如,我们只是大约知道诗三百的产生时间,却从来没有人尝试阐发诗三百的演变历程——不仅仅指出其中重要作品的产生时间和背景,而且需要凭借诗三百作品内在的逻辑关系将这些作品的演变过程串联起来。再如,对于先秦散文,我们只知道老子和孔子同时代甚或稍早,却不能解释何以《老子》已经如此技巧娴熟、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而被作为万世师祖的孔子却还停留在“述而不作”,只能以《鲁春秋》来阐发微言大义的古老史传文学的阶段。 本书秉承“原典*”的学术原则,采用内证、外证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作品的用韵、分章、语词、手法等诸多客观标准,去伪存真,提出了先秦文学史的可信开端,重新梳理了先秦文学史的演变线索,揭示了先秦文学史真实的演变规律。
木斋,1951年生,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休斯顿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山大学高年资教授;曾任台湾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全南大学邀请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史,代表作有《曲词发生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曲词发生史续》(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宋词体演变史》(中华书局,2008)等。
绪论 4
一、中国文学史 4
二、中国散文 6
第一章 甲骨文与中国文字与中国散文的起源发生 7
第一节 概说 7
第二节 青铜器金文中的散文 14
第三节 中国最早的书《尚书》《周易》 15
第二章 诗三百前后的散文 16
第一节 尚书 16
第二节 《周易》 23
第三章 《诗经》及周颂 24
第一节 概说诗经 24
第二节 周颂概说 28
第三节 《清庙之什》的写作时间及其作者 29
第四节 《臣工之什》的写作时间及其作者: 30
第五节 《闵予小子之什》的作者及其写作: 32
第四章 大雅:早期作品的演变历程 35
第一节 概说 35
第二节 大雅中的有周史诗 35
第三节 大雅中祭祀活动的纪实作品 42
第四节 本章结论 44
第五章 大雅:厉王、宣王时期的诗作 45
第一节 概说 45
第二节 大雅厉王时期的过渡性作品 46
第三节 大雅宣王时期之作 49
第六章 小雅:宣王时期作品 53
第一节 概说 53
第二节 小雅《鹿鸣》《伐木》分析 54
第三节 《采薇》《出车》《六月》《车攻》等征伐猃狁之作分析 56
第四节 《彤弓之什》中的其余几篇作品 62
第七章 幽王时期的小雅诗作 65
第一节 概说 65
第二节 幽王时期小雅作品 65
第三节 小雅《大东》和《宾之初筵》 79
第八章 国风界说及采诗说辨析 86
第一节 概说 86
第二节 国风采诗说辨析 88
第九章 豳、秦、魏、唐等北方国风 93
第一节 概说 93
第二节 国风中的最早篇章——豳风 94
第三节 秦风 99
第四节 《魏风》《唐风》《曹风》 103
第十章 二南与王风 105
第一节 概说 105
第二节 周南 106
第三节 《周南》 107
第四节 召南 114
第五节 王风 116
第十一章 邶风鄘风卫风 133
第一节 邶风 133
第二节 鄘风 140
第三节 卫风 145
第十二章 齐郑陈风 154
第一节 齐风 154
第二节 郑风 157
第三节《陈风》 161
第十三章 春秋左氏传 163
第一节 概说 163
第二节 春秋左氏传 164
第十四章 《论语》 168
第一节 孔子生平 168
第二节 《论语》中的士考察 169
第三节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 172
第十五章 战国时代的散文演变历程 177
第一节 概说 177
第二节 孟子 177
第三节 老子 182
第四节 庄子 185
第十六章 屈原楚辞 187
第一节 概说 187
第二节 楚辞的产生源头 189
第三节 屈原楚辞之于诗三百的关联 192
第四节 楚辞在艺术上的开拓与其艺术特质 193
第五节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