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者,首都画家,才华横溢,秀外慧中,品性高洁,善解人意,志存高远,心怀慈悲;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具有无与伦比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乃当今画坛奇女子也。
她的画,首先是一个“真”字,其次是“古”。画法于自然,真心流露之物,大至山川,小至毫须,皆取法自然。
吴琼者,首都画家,才华横溢,秀外慧中,品性高洁,善解人意,志存高远,心怀慈悲;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具有无与伦比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乃当今画坛奇女子也。
收悉吴老师的信息,甚是愕然,老师画册出版在即,作为她的莫逆之交,内心为之鼓舞,深感欣慰。我与她相识数余载,知其人窥其意明其作。对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吾一介门外汉如临泰山,一叶障目,岂敢只言片语概其神貌,只能与老师在百无禁忌畅聊中斗胆一番浅显言语。与其交流,言语中总掩饰不住她的欣喜之情,吾深知她秉性,也深知她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更懂得她对生命的终极追求。愕然与忐忑的是,吴老师委以重任让我为画册写序言,惶恐之余确实又不敢推却。吾深知她率真之脾性,老师也知晓贫衲之心性,索然却之不恭。未曾凌绝顶,不敢言大小,也罢了,权当胡言乱语一番,诸看官就全然一笑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善而不争,从容不迫,一直是老师的处世之道。她的言谈,从不出深情之意;她的画风,顺其自然之法,如同行云流水,空灵悠远,富有深厚禅韵,尤以她的护生画集更是悲智宏深。画中每一笔线条的勾勒无不充满了内心对生命的善待和尊重,甚至她的画室圆缘堂,亦是出尘不染、静谧自然。她的外表也是温婉优雅,清新脱俗,气若幽兰。她常说:“人多谓余莫不是黛玉化身,总有多愁善感。”每听此言,初不甚明,于后领悟,逐明其意。想必就是那种悲悯于茫茫天下苍生疾苦的情怀,是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截然不同的哀婉。
老师说,她的人生最大之幸福是与佛结缘。她欢喜画佛教题材,热衷于导人向善,信仰的力量触发了灵魂的升华,菩提种子在心田绽放出美丽。她从未定位高度,无论人云亦云,画家也好,画师也好,行者也好,新人也罢,与她而言又有何妨?知足源于心胸宽大,快乐莫过于随缘。这种人生态度充满智慧,宛如一股清流涌现。所以,凡观老师之作,无不透露一种旷然率性、洒脱自在之气。
她的画,首先是一个“真”字,画法于自然,真心流露之物,大至山川,小至毫须,皆取法自然。虽说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但这种“真”,非器物之形,而在于物之风貌。我认为,好的艺术作品,须要有形而上的创作意趣,这种意趣,非于物形,在于物意,艺术创作要高于生活,这种“高”,并非无节制的夸张,而是对生活的一种高度理解和修炼,无需云山雾海,在于抽丝剥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秀的作品不在于观众如云,价值千金,而在于凡是看到它,令人会思考会感悟,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也算是我对吴老师画作“真”的理解。
她的画,其次是“古”。常言之,万物皆有根本,佛语云,万事皆因果。“古”字,吾之理解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我认为吴老师作品,没有丝毫突兀之物,没有矫揉造作,反倒天真无邪,看着舒坦、明白、自然、清净,没有让人不明所以的地方。艺术创作从传统中来,走出传统,但有些创新确实拉大了创作者和观众的距离。当然,从美学理论上来解构,创作者的作品应该和观众之间有种距离。这种距离是若即若离,而不是遥不相应,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参与其中;这种距离是审美空间的延伸,是艺术作品价值的真实体现。艺术是大众的,倘若别人参不透你的作品,何来审美?何来价值?这一点,吾深知吴老师对传统的传承和光大是义不容辞的,从这点对艺术的肤浅理解,我的确非常欣赏她这种“古色古香”。
她的画,怀有一种“意”。人们常常说的每一个字,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有一个目的。这种目的,就是言谈举止的推动力,如若言而无物,行而无据,那么,这种情况只能解释为不知所云了。当然.此话有些直白,但通俗易懂,对于艺术家而言,如果他的作品里只有相而无意,这样的作品是不成功的,难有丝毫美学价值。中国传统艺术,向来重意轻型,特别是绘画艺术,胸中若无修养,何来妙笔生花?吴老师的每一幅作品看似平淡如水,但却实心实意地抒发。这种意,不是藏着掖着,而是附之意相;意相的集合,形成一种或辽远或欢快或沉重或超然的意境。这种意境,就像白居易笔下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此种情感,是通俗的,是大众的,是热爱生活的,我们都能揣摩出来的。
吴老师风华正茂,创作激情澎湃,艺术生命朝气蓬勃,如日中天,集画成册,累累硕果,能一睹其作品风采,也是仰其画者之幸,很期待有更多的佳作展现于大众。
吴琼,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导师
少林书画院副秘书长
华夏文化促进会专家
红学研究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序言
戒定真香
应无所住
内外清澈
如月清凉被众物
法音觉世间
禅心运武
点亮心灯
和光同尘(附局部)
禅茶一味
生死海般若舟
心香一瓣
前世今生清凉行
心得清凉
善哉解脱服
娑婆业浪流
虚云大师
西方衲子
玄奘大师
弘一大师
廖彬宇先生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菩萨摩诃萨
清净身语意
恰似观音立玉瓶
紫气东来
菩萨
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从小爱学观世音(附局部)
从小爱扮观世音
杨枝一滴真甘露
一枝杨柳插净瓶
合十于心圆佛果
天雨妙华
花果同时大圆满
文字般若语成章
荷担如来家业
最胜庄严妙华鬟
学而不厌
沿水流芬
训诲之权实专于母
飘华成聚
女四书
剃度图
极乐示现
紫竹林
彼岸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音菩萨救地狱难
群鸟听法
供养图
养正遗规
天下和乐
梦里华开
扫心地
梅花雪月交光处
书法
艾有参之功
荷风送香气
书法
卷舒开合任天真
若欲梅花香扑鼻
香远益清
天涯谁品梨花雪
梨花雪
几对梧桐忆凤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修容莫如饰性
临摹古画《八十七神仙卷》
临摹敦煌壁画
临摹古画陈老莲作品
临摹素描习作
临摹素描习作三幅
书法
少林寺《护生书画集》序
放生图
六为贼媒 自劫家宝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为母乞命
飞蛾扑火——劝戒邪淫
断肠猿
塑料垃圾
《红楼梦》研究文章选 吴琼
绘事后素 吴琼
吴琼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