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介绍了不同后备牛品种、生物学特性,消化生理特点、体型外貌特征以及繁殖性能,围绕犊牛、育成牛和青年牛的日粮配制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展开,*后从动物福利角度监测后备牛舒适度以及常见病,为实践中养殖场内后备牛的健康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奶和乳制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国家政策也大力鼓励和扶持奶牛生产,奶牛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继2017年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指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奶牛养殖业将会迎来新的高速增长。因此,对于奶牛养殖业的长足发展,要注重奶牛各生长阶段的标准化管理和科学化饲养,进一步强化奶牛养殖的科技性、创新性,注重奶牛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培育优质产奶牛,从而全面提升牛奶质量。
后备牛阶段的划分是从犊牛出生至19~24月龄,含犊牛、育成牛和青年牛三个阶段。由于后备牛不能为养殖者带来任何直接收益,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常导致后备牛生长发育缓慢,发病率、死亡率高,培育成本高,第一次产犊时间延迟等一系列产业问题。因而,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手段,加强不同阶段后备牛的饲养管理,促进其快速生长、健康发育,将对提高其成年后的泌乳性能,提升牛奶品质,推动我国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后备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结合后备牛各个阶段的生物学特性,从奶牛福利角度,针对犊牛、育成牛和青年牛三个阶段,全面探讨了后备牛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要求、营养水平与核心的饲养管理技术。全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牛的品种、后备牛的概述、后备牛的体形外貌鉴定、后备牛的繁殖、后备牛的消化生理、后备牛的饲料资源及其利用、后备牛的日粮配制技术、后备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后备牛的疾病防治,以及后备牛的福利要求等,为牧场科学管理后备牛提供科学指导。
本书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500703,2016YFD0500507-3)、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AS07)资助完成。本书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在此由衷地感谢给予书稿提出修改意见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著2019年2月
孙鹏:副研究员,博导。主持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70多篇。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杂志》审稿人,美国奶业科学学会(ADSA)会员。
第一章牛的品种
第一节奶牛品种
第二节肉牛品种
第三节乳肉兼用牛品种
第四节中国黄牛品种及其改良
参考文献
第二章后备牛概述
第一节犊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育成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青年牛的生物学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后备牛的体型外貌鉴定
第一节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第二节不同用途牛的体型与外貌特点
第三节后备牛的测量鉴定
第四节后备牛的体型线性评定方法
第五节体况评分
参考文献
第四章后备牛的繁殖
第一节后备牛的生殖生理
第二节后备牛的繁殖技术
第三节提高后备牛繁殖率的措施
参考文献
第五章后备牛的消化生理
第一节后备牛消化道的构造特点
第二节后备牛的消化特点
参考文献
第六章后备牛的饲料资源及其利用
第一节饲料的分类
第二节后备牛的饲料资源
第三节后备牛饲料的相关加工技术
第四节饲料的贮藏
参考文献
第七章后备牛的日粮配制技术
第一节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后备牛的营养需要
第三节日粮配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八章后备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二节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三节青年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第九章后备牛常见疾病
第一节后备牛传染性疾病
第二节后备牛普通疾病
参考文献
第十章后备牛的福利要求
第一节生理福利
第二节环境福利
第三节卫生福利
第四节行为与心理福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