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中,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显现观念的东西,借助对它的认识和控制来生成对观念的有效解读。这种有效表达的观念的产物被具象在公共舆论当中。从公共舆论本身的建构情况来看,它是对整个存在着的大观念系统的社会折射。公共舆论形成的观念影响和行为影响有时会轻易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系统中。《剖析、辨析与明晰:舆论及舆论学的解读思路》将要提到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在全社会中首先需要统一观念的植入;需要公众层面的态度支持;社会保障的思路和理念是社会平衡、科学、和谐发展的社会公共舆论的具象体现,是民意的具体表达。因此,在社会保障的建立过程中绝不可忽视公共舆论所能起到的推进作用,合理地使用和利用公共舆论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来说意义是深远的,也是现实的。
卢毅刚,男,汉族,1976年出生,河北唐山人。现丁作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为新闻学、舆论学等。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等5项,作为主要参与人研究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多次获得国家民委、甘肃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会会员。
第一章 从认识舆论到认知舆论学
第一节 舆论——人类社会形成后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 舆论学——从概念形成到科学理论
第三节 目的、方法、意义——舆论学研究该如何“进场
第二章 舆论——拥有多种性征的意识综合体
第一节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舆论
第二节 多维要素组合的舆论
第三节 “场合”“背景”因素下的舆论差异
第三章 剖析——舆论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认知
第一节 以认知为起点的舆论意见
第二节 认知缺失下的舆论意见
第四章 剖析——舆论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二:态度
第一节 态度及其稳定性——舆论的内核形成
第二节 态度偏差——舆论意见的多元化
第三节 内驱力的形成——舆论行为得以释放的心理准备
第五章 剖析——舆论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三:情感
第一节 舆论中情感与情感诉求存在的理论印证
第二节 舆论中情绪出现的偶然与必然
第三节 以情感为支点的舆情分析
第六章 辨析——舆情的基本判断:舆论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基于表意环境的形态判定
第二节 基于表达形式的形态判定
第七章 辨析——舆情“主阵地”:网络舆论
第一节 从概念到传播——网络舆论综述
第二节 分散与融合——网络舆论特征
第三节 观念与逻辑——网络舆情判研
第八章 辨析——舆情呈现端口:舆论与传媒的互动
第一节 嵌套性平台——舆论与传媒的关系
第二节 呈现与助力——传媒在舆论传播中的功效
第三节 传媒变革下的舆论发展态势
第九章 明晰——舆论的价值体现:舆论监督
第一节 社会监督的必然要求——舆论监督的动因
第二节 合理的方式、理智的行动——舆论监督的模式
第三节 辩证的认识——舆论监督的阶段性
第十章 明晰——舆论的自身要求:舆论引导
第一节 舆论形成后的内在引导需求
第二节 舆论引导中的关系因素
第三节 舆论引导的外部因素——传媒引导
第四节 舆论引导中的“重头戏”——网络舆论引导
第十一章 明晰——科学方法的使用:舆论学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定量研究在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定性研究在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混合研究法在舆论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