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周易》经传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认为《易经》(六十四卦卦爻辞)为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所宗尚和推崇,各家又加以借鉴和发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并深刻影响了《易传》(十翼)诸篇的形成。而后来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融合,其中《周易》经传也起着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影响至深至远。全书。
自 序
呈献给各位读者的这本书,是我近几年所作学术思考、学术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主旨是探讨《周易》特别是《易传》(十翼)的学派属性和学术品格,探讨易学在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过程中所起的津梁和平台作用。
易学一向号称显学,但长期以来,关于《周易》的成书以及学派归属等问题,学术界分歧严重,尤其是关于《易传》的学派属性,更是天水违行,立场迥异。这其中,或信守汉唐学者之说,认定孔子作《易传》,并把《易传》当作分析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基本史料之一;或强调《易传》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是道家,包括道家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各有所据,各得其正,各有其合理性和影响力,但又各有所偏,各有所蔽,各有其质疑者和批评者。不妨说,两种观点都少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包容,而多了一些非理性的任性和党同伐异。后来,又有学者指出《易传》的思想基调是儒道互补,是儒家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主义的相互结合、相互补益。应该说,此论是易学研究的一大突破、一大进展,但似乎还没有彻底解决相关问题,还留有继续深化和拓展的空间。经过长时期的考察和研究,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对于《易传》的学派归属,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易传》诸篇乃是儒道互补、以儒为主、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产物,其问世不仅与孔子和儒家、与老庄和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等也都联系紧密。可以说,诸子各家都从《易经》(《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得到了某种启示和沾溉,获得了众多资源和养料,同时又将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融入治《易》成果之中,融入《易传》诸篇之中,而《易传》又成为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内在灵魂。
上述观点提出后,许多学者给以鼓励和支持。前辈学者余敦康先生评价道:作者独辟蹊径,创立新解,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宏观的视野,指出易学在先秦的形成乃是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产物,体现了中国文化思想兼容并包、开放......
张涛, 男, 1961 年(辛丑年)11 月生,山东临清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学教育、易学文化 [1] 。对秦汉经学中的易学尤有研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2] 。
第一章 《周易》概述
一 《周易》的结构形式和流传过程
二 《周易》核心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第二章 《周易》经传与诸子百家
一 《周易》经传与儒道互补
二 《周易》经传与先秦阴阳家
三 《周易》经传与法家思想
四 《周易》经传与墨家思想
五 《周易》经传与先秦兵家
六 《周易》经传与《晏子春秋》
七 蔺相如与《周易》和谐智慧
八 秦始皇与秦代易学
第三章 《周易》思想的传承发展
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简释
二 《周易》的君子观
三 《周易》的缘文化
四 汉唐时期的以史解《易》
五 易学:从精英到民间的流布
第四章 易学与儒释道文化融合
一 易学与道教的早期发展
二 《周易》与儒释道文化融合
三 《周易》在儒释道发展和融合中的作用
四 《周易》和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第五章 当代易学成就探微
一 杨向奎先生易学研究述略
二 朱伯崑先生的易学研究成就
三 余敦康先生的易学研究成就
四 近年来易学研究的新进展
附录
今日易学何处安身张涛教授访谈录
文献立新证 易学导预流评《秦汉易学思想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立体化进程张涛博士《经学与汉代社会》读后
张涛教授主撰《钱大昕评传》读后
兼收并蓄 旧貌新颜简评张涛教授注评本《周易》
张涛教授译注本《孔子家语》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