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前言
本书自1991年出版以来,适应社会需要,深受读者欢迎,曾获得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优秀畅销书奖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畅销书奖。目前该书已累计发行27万多册。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告别商品短缺的时代,逐渐形成买方市场新格局,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在城乡居民家庭中普及,形成了模仿型、排浪式市场消费,居民消费心理具有诸多相同的特点。
进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建设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是世界各国知名企业争相进入的领域;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化消费同步增长,消费心理趋于成熟和稳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80后90后00后的年青的一代成长起来,他们的消费心理与世界同步,出现了与时代相符的特征。
在本书再次修订之际,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网购、手机支付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和教学需要,我们吸收了近年来经济理论特别是消费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根据市场需要,第六次修订了《消费心理学》一书。
本次修订大体保留了原书的框架结构,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增加了文化与消费心理社会群体、家庭与消费心理 两章内容及第八章第四节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删去了一些过时的内容,并更新了书中的一些案例。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和案例思考题,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每章节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希望《消费心理学》第七版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书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春利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