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诊断视阈下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研究》以区域属性为切入点针对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依托社会学、民族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阐释区域发展二重目标——区域功能永续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区域发展诊断框架,将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归纳为六个步骤、三类要素,进而以“一种经济学,多种药方”的思维方式探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扶贫之间的协同关系,为中国在新时代扶贫战略发生重大转变背景下探索出一套好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2020年,中国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此后,扶贫工作将主要面临相对贫困人口的长期存在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新问题。与此同时,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新的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国家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要求。本书着眼于上述战略重大转变所需要探索出一套好的体制机制的有益尝试。这也是贫困问题研究中的一项新课题。
通过文献综述,本书认为目前产业扶贫精准性相关研究的数量缺乏与质量不高,原因在于没有引起对区域属性中不可流动性要素的充分重视,未能正确阐释区域发展的真正内涵。本书借鉴了“贫困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发展诊断理论”“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等基础理论,提出了区域发展的二重性目标——区域功能的永续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了区域发展诊断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诊断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的具体问题。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涉及以下四项研究内容:
第一,尝试以一个新的切人点——区域属性开展研究。因为产业扶贫精准性不仅关系到当前的资本和生计构成,而且更需要整体考虑各种要素与空间纬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关系不可能脱离区域特质而独立存在。当以区域属性作为新的研究切入点时,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即可以转化为对区域发展二重目标实现程度的度量。
第二,提供一种度量方法——区域发展诊断法。区域发展诊断法用于对区域发展二重目标实现程度的度量。该方法首先立足于区域属性再发现,体现了三个概念的递进关系——区位租、不可流动性要素和区域能力。区域属性的研究开始于区位(区域内的要素稀缺性)。因为稀缺性要素的供给不能随价格上升而增加,所以当要素的需求增加(或要素的供给减少)后,会产生一个稀缺性要素的服务价格——区位租。当放松假设后,区位租一般有两种形式:区位准租金和经济租金。由区域租的产生,进一步引入两个概念:不可流动性要素与区域功能。区域中的要素稀缺性体现为要素的不可流动性,然而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缺乏对不可流动性要素的充分重视。原因在于,对不可流动性要素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实质上体现了区域功能的演化进程。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区域价值的二元论得以体现,区域功能完成了由“脆弱性”到“适应性”,再到“永续性”的演化路径,切合于区域功能的永续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二重目标。进一步,将上述理论思想与SLA框架、增长诊断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和产业培育理论的实践途径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区域发展诊断分析框架。
第三,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是区域发展诊断法在产业扶贫层面的具体应用,并增加了对产业属性的讨论。如果把区域功能的永续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区域发展的两极,那么扶贫产业即是实现平衡两极发展目标的支撑和工具。在由区域功能永续性、扶贫产业成长和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坐标空间中,产业扶贫精准性被分解为三个目标,即扶贫产业项目选择精准性、扶贫产业成长精准性和产业扶贫效果精准性。在此基础上,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过程被分解为六个具体步骤,涉及三大类要素,即不可流动性要素、五类资本和五种工具性自由。
第四,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以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包括产业扶贫精准性模型分析与产业扶贫精准性案例分析。产业扶贫精准性模型分析构建了三个模型,用于验证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框架的合理性,分别针对三个核心概念——区域属性中的不可流动性要素、可行能力集、区域发展的二重目标进行实证分析。其中,生态承载力模型分析,实证了民族地区贫困县不可流动性的变化情况。减贫成效度量模型分析,实证了民族地区可行能力的工具性变量指标体系对于解释减贫成效的优势。减贫成效与区域属性的交互耦合模型分析,分别从耦合度以及胁迫约束效应两个方面,实证了民族地区区域发展能力与可行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产业扶贫精准性案例分析,以世界银行贷款的重大扶贫项目——疏勒河项目为例,实现了对前述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本书的最后,对上述研究进行了总结,从做好对区域属性的关注、产业发展条件的培育和人的可行能力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西北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在成书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于参考文献中一一注明,如有疏漏,请读者指出,将于再版时更正和补充。
李秀芬,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长期从事民族地区现代化与产业经济问题研究,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6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扶贫”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精准扶贫”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产业扶贫精准性”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文献评价
第三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贫困理论
第二节 可行能力理论
第三节 增长诊断理论
第四节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第五节 理论评价
第四章 区域属性的经济学阐释
第一节 区位租
第二节 不可流动性要素
第三节 区域功能
第四节 小结与启示
第五章 区域发展诊断法
第一节 SLA框架
第二节 相关理论借鉴
第三节 区域发展诊断框架
第四节 小结与启示
第六章 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
第一节 产业扶贫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坐标系与诊断项目
第三节 六步诊断法
第四节 诊断要素与标准
第五节 小结与启示
第七章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模型分析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承载力模型分析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减贫成效度量模型分析
第三节 甘青宁区域发展能力与可行能力的交互耦合
模型分析
第八章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案例分析
第一节 项目概述
第二节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第三节 诊断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