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朱和平曾在爷爷朱德身边生活了24年,目睹了一代伟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朱德元帅20余年间的真实生活,深切感受到朱德元帅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怀。作为朱德元帅的亲人,朱和平也切身体会到爷爷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翔实丰富的史料,不但展示了朱德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再现了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战友情、夫妻情、同志情及亲情。
我出生后八个月就被抱到了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的身边。到1976年7月6日爷爷去世、1992年4月22日奶奶去世,我在两位老人身边生活了近40年。
爷爷奶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了一生。在战争年代里,他们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根本无暇顾及个人的家庭生活。爷爷有一个儿子(我父亲朱琦)和一个女儿(我姑姑朱敏),只有我父亲朱琦少年和青年时代曾生活在爷爷身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逐步安定,爷爷奶奶把迟到了的父爱母爱全都倾注在了我们这“第三代”人的身上。而我有幸是在爷爷奶奶的殷殷关爱中成长起来的。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渐渐地知道了我的爷爷不是普通的爷爷,渐渐地知道了他的地位、他的声望、他的经历、他的业绩,他的有口皆碑的品格。我不仅知道我的爷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而且知道了他是十元帅中位列第一的元帅;不仅知道他是解放军总司令,而且知道了他是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是人民军队历史上唯一一位全军总司令;不仅知道他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而且知道了他是延安时期党的七大产生的五大书记中位列第二的书记,他曾与毛泽东一起被作为“党的两个主要领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处悬挂着爷爷和毛泽东并列的画像或巨照;再往前追溯,我知道了爷爷曾率领一万多人的部队上井冈山同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创建了“朱毛红军”,从那时起,“朱毛”就是中国红军的旗帜,就是中国人民同一切国内外反动派战斗的胜利的旗帜。
啊,爷爷原来是这样伟大,曾经是这样辉煌……
我对爷爷的了解总是由近及远,由现在到过去。我了解得愈多,愈加深对爷爷奶奶的理解,愈加深了对爷爷奶奶的爱戴和崇敬。
爷爷离开我们已四十余年,奶奶离开我们也近三十年了。作为两位老人深情疼爱过的孙子,我常常想念他们,想起和他们一起泛舟中南海的幸福童年,想起和他们一起经历了“史无前例”年代的风风雨雨,想起在暮色中陪伴他们散步谈心度过晚年时光的日子……
我把零零碎碎的回忆记录下来,献给我的爷爷奶奶,也为了永远永远珍藏……
朱和平,1952年10月出生,籍贯四川仪陇。空军少将。历任处长、空军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著有《长征中的朱德》《我的奶奶康克清》本书以及军事学术专著多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一 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爷爷给我取名:和平
中南海里的一个大家庭
国外带回的“小马车”
“学习好了才有出息”
听爷爷解读黄洋界的炮声
淘气淘上了毛主席房顶
“耕读传家久”
爷爷穿上元帅服
爷爷走遍神州大地
跟爷爷上庐山
林彪放肆诽谤爷爷
“依然得地自含芳”
和群众共渡困难时期
爷爷带我们接触社会
电波飞进中南海
二 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
琳琅山,爷爷诞生的地方
“举世共钦贤母范”
志士孤身走西东
父亲的生母萧菊芳
父亲的养母陈玉珍
战火中的情缘
总司令的儿子更要上前线
母亲第一次见公婆
爷爷长征走了两年
跃马在太行山上
南泥湾和爷爷的名字连在一起
全党庆爷爷六十大寿
三 和爷爷奶奶同历劫难
“文革”乍起,爷爷挨批
“这些娃娃懂什么”
造反派冲进了我们家
“凄风苦雨,众叛亲离”
父母亲也遭绑架
奶奶在大卡车上挨批斗
“要能忍耐才对”
中南海不让我进了
学蒸馒头慰亲人
受爷爷连累当不了兵
爷爷被“放逐”广东从化
我家搬出中南海
四 带着爷爷奶奶的期望
“爷爷,我要当兵”
我们在北戴河的家
“我军的传统不能丢”
“将来的战争是科学家的战争”
“红军为什么能打胜仗?”
“要立志成为技术型、专家型军人”
五 感受爷爷奶奶的悲喜与忧虑
陈毅来到北戴河
林彪逃离北戴河
爷爷发问:为什么会出现林彪事件
家里的客人又多了
再会《续西行漫记》作者
毛主席说:你是红司令啊!
阴霾还没有散去
爷爷在丧子悲痛中
“要靠你们自己去生活”
六 陪伴爷爷的最后日子
写下“革命到底”以铭志
支持邓小平抓整顿
爷爷和毛泽东的最后唱和
爷爷和周恩来的最后告别
警惕党内还有野心家
读了《共产党宣言》新译本
爷爷临终的嘱咐
为敬爱的爷爷送行
完成爷爷的遗愿
七 延续的血脉和亲情
奶奶对爷爷的深切怀念
奶奶要我来管家
奶奶对又一辈人的关爱
挥泪在爷爷的铜像前
懿德长存天地间
蜡像馆里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