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深蕴人文关怀的药物发展史,帮助你理性看待疾病,多一点思考,少一分恐惧。
本书从一位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从广为人知的降压药,到如今备受热议的宫颈癌疫苗,从价格一度令人瞠目结舌的乙肝疫苗,到有望对抗多种癌症的抗癌药物,新药研发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本书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逻辑,再现了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
◆我们一生中总会与药打交道,但真的了解它吗?药从哪里来?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治愈我们?了解新药诞生背后的故事,才能读懂我们身体的健康密码,新药研发一线的科学家,带你重温人类挑战疾病的动人时刻。
◆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9.89万例,且呈现年龄年轻化趋势。HPV疫苗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原来是中国人……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医药科普读本,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结合*新的数据,配以生动的故事,让严肃的医药知识不再枯燥,让有趣的人文故事更加真实。
◆“后抗生素灾难”年代,中国制药人应该有何担当?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该如何平衡?本书作者梁贵柏常年坚守研发一线,具备极高的学术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从业经验,他分别从研发者和患者的角度出发,详细叙述了新药研发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序言(一)
我怀着强烈的兴趣阅读了梁贵柏博士撰写的《新药的故事》大部分内容,对于目前非常活跃的生物医药领域,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好书。
作者梁贵柏博士曾经在默沙东新药研究院工作多年,是新药研发第一线的优秀科学家。梁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长期向业界前辈们学习的体会,以生动的笔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从抗生素到抗癌生物药等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影响的药物,以及它们跌宕起伏的研发过程。
新药的创新,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也落后于印度和古巴等国家。我们可以从这本新药研发历史的科普书中体会到创新的真谛。
首先,药物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什么是创新的动力?我相信每一个原药创新的科学家,在研究开始时绝不是先想到这个药研发出来后会给他带来多少利益,而是出于对“未知的未知”或“已知的未知”的强烈好奇心,以及对广大患者,特别是完全无助、在当时无药可治患者的强烈责任感,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青霉素的产业化,艾滋病、河盲症药物的研发一样。科学家对未知的好奇心,永远是他们执着追求的动力。其次,创新总是青睐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偶然发现一只黑天鹅不放过,更深入观察,就得出天鹅不等于白天鹅的结论。科学家常常不轻易放过意想不到的现象与实验结果,再深入探讨,就会有新发现。再次,坚持与执着是创新者最重要的素质。君不见,在本书提到的创新药物中,有哪个不是通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创制成功的?我和台湾地区的一位学者合作研发一种抗实体瘤新药,在他研究15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25年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及评审否决,我们均已年迈。三年前他因突发性脑卒中半身不遂,曾想打退堂鼓,但看了这本书,我们要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看到曙光,坚持下去就可能胜利!最后,精益求精。20世纪80年代,卡托普利已经是非常好的降血压药物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常有白细胞降低及皮疹的副作用,科学家继续努力,更有效而且副作用小的依那普利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就问世了。
对于从事药物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温故知新的书。现代医药研发从磺胺、青霉素到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经历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分子科学的飞速发展,集中体现了生物工程技术最前沿的突破性成果,以及这些看似理论性和技术性的突破如何被创造性地应用到健康领域,为人类造福。对于政府官员、单位领导和企业家来说,这是一本具有现实意义的、有大局观念的书。从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开始,一直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只要是老百姓急需的药物,哪怕价格低,甚至没有利润,都要研发!
对于普通的社会公众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作者用非常通顺的语言,清晰地讲述了新药研发的史实和知识,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多年来的体会和思考。作为一名理科出身的资深科学家,作者的文字素养可圈可点,尤其是在解释新药研发的科技背景时,并不令人感到艰深和乏味,而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体验。
21世纪的新药研发仍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突破性进展,需要更多的投入,还需要有更多像《新药的故事》这样优秀的科普书籍问世,从而提高公众的医药知识水平,使医药创新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心和支持。
钟南山
2018年7月11日
序言(二)
《新药的故事》经过作者辛勤的努力,即将付梓。我有机会在出版前看到书稿,阅读之后有一种先睹为快的感觉,深感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本书作者梁贵柏博士曾在美国默沙东公司从事新药研究十多年,是一位新药研究领域的资深科技专家。他起初并没有想到要写一本书,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写了一些散篇的新药研究的“故事”。后来越写越多,越写越深,结集成册,就形成了这样一本多侧面立体展现近代人类社会与疾病抗争历史画卷的书籍。
这本书叙述了人类面对各种疾病挑战开展新药研究的探索过程,这是一个各国政府、人民、科技界和全社会都关心的主题。在当代,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新成就与新突破,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创新与集成,是新世纪科技和经济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成为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成就之一。这些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新药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药物研究与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新时代,也使新药研究领域成为当代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本书讲述的新药研发故事,清晰地勾画了一些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诞生的脉络,不仅涉及新药研究的科技问题,也涉及新药研究的方向遴选与决策、组织与管理问题,内涵深厚,深入浅出。书中始终贯穿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体现了丰富的学术内容、严谨的科学逻辑。这些对于新药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必将带来诸多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这是一本讲述科学研究的书,但是它又不限于科技本身,而是真诚、富有感染力地表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这既包括科技工作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攻克顽疾,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也包括讲道义、讲责任的真正企业精神,书中讲述的伊维菌素捐赠和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的故事可以讲是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在这里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两者的结合既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是一个企业成为“伟大的企业”的必由之路。
本书讲述了许多科学的史实和知识,但是并不艰深难读,也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我打开这本书,浏览了开头的几行文字,就禁不住被深深吸引,很想一口气读下去。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自身的创新实践和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他的文字素养。他能够用生动、洗练的笔触,在清晰交代科技内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甚至包括人生的感悟,使内容有血有肉,也使文字具备了一种隽永的风格。这就使读者的阅读过程成了一种愉快的体验。
我在药物研究领域学习和工作了多年,看过不少有关药物研究的书籍。我要说,这本书是非常独特的一本。我们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人类的科学精神和不懈追求。我相信这本书不仅适合药物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阅读,事实上我觉得它适合更多人阅读,无论是政府官员、单位领导、企业家,还是普通的社会公众,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获益。
陈凯先
2018年12月10日
梁贵柏,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留学,并获博士学位。梁博士在默沙东新药研究院工作多年,对西格列汀的研发做出过重要贡献,长期致力于中美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 一桩“赔本买卖” | 1
从抗艾滋病药物研发谈以人为本
第二章 人类与细菌的“军备竞赛” | 17
从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到新型复合抗生素的研发
第三章 为了一个没有河盲症的世界 | 36
从伊维菌素谈以人为本的新药研发
第四章 遭遇“黑天鹅”的有准备之人 | 50
保列治和保发止的发现
第五章 从后继专利药到更优专利药 | 66
降压药依那普利的成功逆袭
第六章 当“头号杀手”遇上“头号大药” | 84
从胆固醇假说到他汀4S经典
第七章 “是药三分毒”的背后 | 103
从原创的顺尔宁到它的仿制药
第八章 凝结中国科学家毕生心血的HPV疫苗 | 120
从诺贝尔医学奖的基础研究到制药公司的创新产品
第九章 挑战新世纪的健康威胁 | 137
从2型糖尿病到西格列汀
第十章 默沙东的中国缘 | 158
从乙肝疫苗技术转让到丙肝药物共同研发
第十一章 “不抗癌”的抗癌新药 | 182
从肿瘤免疫疗法到帕博利珠单抗
后记 |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