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技巧》是根据乔治·贝克多年讲授戏剧创作技巧课的讲稿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戏剧技巧》针对“戏剧的本质”“戏剧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撰写此书目的是试图帮助剧作创作的初学者,“以使他们缩短一点学习时间”,因此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对戏剧的本质进行一般性的讨论,而是进一步对戏剧创作中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切实的研讨,注重从古今剧作家的创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对戏剧创作的各环节都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
“剧作家是生成的,而不是学成的。”这句常言承认剧作家至少要具备其他艺术家的一个条件,即天赋,但却企图否认他要受建筑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所应受的艺术教育。可是剧本审查者和演出人似乎对这种说法并不太相信,因为常听见他们说:“我们收到的剧本有两类:一类是写得还够格,但在主题和处理上却是老一套;一类是某些方面虽然新颖有趣,可又写得太糟,不能上演。”前几年,导演萨法奇先生在《文人》杂志上,以《剧作家的美国》为题写道:“对于‘大多数这样的人究竟是否知道一点点剧作法的基本原则’这个问题,审阅剧稿的导演和经理一致同意于否定的答复。在每天收到邮寄而来的剧本中,只有个别剧本里找得出若干实例可说明它对于编剧科学还有一点儿知识。几乎所有的剧本都显得极矫揉造作,非常缺乏称为人情味的特质。”导演们、剧稿审查者们的这些证明都表明:有些东西是剧作者不能把它当作与生俱来的权利而取得的,而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够取得。在哪里学习?通常人们这样告诉他,“在刻苦实践的学校里”。一个青年剧作者,当他的稿子被退回来但同时看到附上的好意的评语的时候,就问人家他该怎么办才能去掉他作品中自己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缺点,人家告诉他要广泛阅读戏剧方面的书,观看各种各样的戏剧演出,以最大的耐心和坚强的毅力去进行写作,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他不断地把所写的剧本送去审查,一直到他用这种有点不正规的训练方法终于能够写出好的稿子而被人接受为止。这就是“实践的学校”。这虽然是个时间长、痛苦多的训练方法,但是不可否认,它造就过许多人才。
为什么不可能让有志于戏剧的人节省一点时间呢?就是说不仅把编剧理论,而且也把过去戏剧家们的实践介绍给他们,以便他们清楚地了解那些戏剧家所共有的东西,以及其实践所不同之处;这点能否做到呢?这就是本书所要做的全部尝试。造就剧作家大概是现时代的奇迹吧。离开了古今各国戏剧家的实践来发展戏剧理论,那必然是梦想。本书力求依据历史上的实践,就是为了把经得住与经不住时间考验的戏剧技巧区别开来。本书力图向没有经验的剧作者指明有经验的剧作家是怎样解决与他本人的问题相类似的问题,以使他们缩短一点学习时间。这种尝试的局限我是充分认识到的。这本书是若干年来几乎每天在课堂上对书中所包括的概念进行讨论所得的结果,但是在讨论中,也有机会同个别人一起探讨他对所阐述的某一原理可能提出的许多例外,表面的或者实际的例外。在现在这样篇幅的一本书里要作这种充分的讨论是不可能的。因此看来我只好偏向于比我的学生们从我所获知的东西更加武断得多的一种讲授了。没有一种教科书能够排除专门的课堂教学的价值。过去的实践为普通资质的学生们提供了令人满意的原理。不过一个具有长期经验或者资质特别高的人,在领悟了这些原理之后,如果他要写出他最好的作品来,有时还必须离开这些原理。课堂容许教师对现有的惯例作这种适应。没有一本教科书能够阻碍这种特殊需要。因此,这本书并不打算去代替明智的课堂教学,而是去补充它,或者在这种教学不可能之时,提供它所能提供的东西。
本书内容,原来是由课堂讲稿汇集而成,于1913年冬用于波士顿罗维尔学会的八篇讲演稿。后来为在勃鲁克林和费拉德尔菲亚公开讲学又曾仔细加以修改。实际上在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在其间相隔的五年之中,这些讲稿一直在慢慢修改。
乔治·贝克(1866-1936年),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留校任戏剧文学和戏剧史的教学工作。1925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并主持该校的戏剧学院工作。
余上沅(1897-1970年),是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之一。1923年他留学美国,在美国和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等发起了国剧运动,宣扬中国的传统戏剧;回国后,他将话剧形式引进来,创办了中国一个戏剧方面的高等学府——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14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聘于沪江大学。后转入复旦大学。1959年调至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任教,编写了《西洋戏剧理论批评》《戏剧概论》诸讲稿,还翻译了乔治·贝克的《戏剧技巧》等名著多种。
序言
第一章 什么是戏剧技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戏剧
第二章 戏剧的要素:动作与感情
第三章 从主题到情节安排思路清楚明晰
第四章 从主题通过故事到情节经过巧妙选择达到立意清楚明晰
第五章 从主题到情节安排:分配材料幕数及其长度
第六章 从主题到情节安排:布局要使意思清楚、突出重点推动剧情
第七章 性格描写
第八章 对话
第九章 编写提纲
第十章 剧作者与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