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要论》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类型,阐释了法治认同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从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和法治社会建设视角下,系统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尝试解读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这一重大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揭示如何充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不利障碍,尤其是如何引导广大民众真正走向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一文中写道:“从客观上说,法治也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这段话强调了法治精神的日常性、实践性特征,突出了立足生活实践向度培养人们的法治精神、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让人们对法治的心理文化认同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得以实现。法治认同是人们对法治的内心赞同与认可接受,包括对法治制度的认可和遵行,以及对法治精神的尊崇和信仰,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心理根基。法治认同是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的一种内在体现,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精神的人自然具有对法治的高度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两个基本的提出,昭示着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实施法治的决心,昭示着新时代鲜明的法治主题和法治权威。新时代法治认同起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时代意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这一时代发展主题、主动适应这一新时代发展要求,加强面向大学生的宪法法律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认同,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性有益探索。朱国良博士正是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选题立项、进行不断探索研究的,他的研究得到了导师组的一致认同,大家认为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正如他在博士论文中写的那样,这一追寻契合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国的法治建设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和历史转型,如何彻底、全面、顺利转型,如何充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不利障碍,尤其是如何引导广大民众真正走向法治,还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朱国良对法治认同理论的重要性认识及其对这一领域的不懈探索,我是非常认同的。
朱国良在山东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在自己的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同时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和行政管理工作任务,他十分珍惜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完成工作和学习双重任务。他比较勤奋,俗话说勤能补拙,但他不但不拙,还很善于思考、勤于钻研,思考和执着相结合,勤奋和踏实相搭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是在努力收获着属于自己的辛勤付出。
欣闻朱国良要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集结出版,我是由衷的赞赏,十分欣赏他这种努力和勤奋,欣赏他这种踏实和执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要论》一书将是第一部专门研究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创新价值和出版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期待朱国良博士在这一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的研究领域深入持续下去,有更多的研究作品问世,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作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是为序。
朱国良,男,山东宁阳人,教授,法学博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法律顾问,学校法律事务中心主任。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东岳论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独立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三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两项,其中一项被评为结项优秀课题,主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两项,编著科普类书籍两部。获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优秀多媒体课件省级三等奖,全国科技活动周“万名科学使者进社区(农村、企业、军营)”突出贡献奖等奖励。
前言
一 法治的印象
二 法治认同的新时代价值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现状述评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述评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
一 法治认同的理论概述
(一)法治认同的基本含义
(二)法治认同的主要特征
(三)法治认同的形成条件
二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理论基础
(二)法治认同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类型
(一)工具性法治认同和价值性法治认同
(二)个体性法治认同和群体性法治认同
(三)消极性法治认同和积极性法治认同
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价值
一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法治价值
(一)法治建设的精神底蕴
(二)法治运行的内在动力
(三)依法治国的政治共识
二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思想教育价值
(一)法治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
(二)法治认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维度
(三)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思想教育价值的创新实现
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
一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调查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认知状况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状况
(三)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情感状况
(四)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行为状况
二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五章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战略性思考
第六章 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结语
附录 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