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各种岩石物理参数(电学、声学、放射性、核磁共振等)测量方法与响应规律,涉及孔隙度、渗透率、润湿性、毛管压力、地应力参数等关键岩石物理实验原理与方法,并详细介绍各种计算模型特点、影响因素和使用条件,推导了各种地层参数计算公式,并配备相应实例与说明。
岩石物理学是油气田开发、油藏工程、测井和物探专业应用技术研发的重要理论支撑。本书旨在介绍用于描述孔隙型岩石及其与孔隙流体(气体、烃类液体及水溶液)相互作用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概念、方法和实验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残余在地下的油气大约为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4 0 %,这就是利用岩石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精细油藏描述的巨大油气资源目标,据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二次采收率或实施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岩石物理学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很新油藏描述方法给很多即将废弃的油藏带来了新的生机。本书汇集了大量散布于相关文献中的一些成熟理论和方法,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专业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力求做到统一规范,没有繁琐的数学公式,在文中重要位置增加应用实例解说,并在每章后附有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基本概念。本书可作为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前 言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补充了两章内容: 第10 章和第12 章(包括FORTRAN
程序)。补充章节通过对两个话题的讨论扩大了本书的研究范围 旨在向
读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引导和更为广泛的知识。
很多读者对第二版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据此做了修改。第三章中更加深入
地讨论了流体单元的概念。应用于页岩地层水平井钻探的水力压裂技术目前还
在不断完善之中。本书在讨论岩石力学的第8、第9 章中作了相关内容的介绍。
由于在世界页岩地层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天然气储量 岩石力学和水力压裂就
显得更加重要。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与第二版相比没有变化 因此在本书未做任
何修改。
本书旨在介绍用于描述孔隙型岩石及其与孔隙流体(气体、烃类液体及水
溶液) 相互作用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概念、方法和实验技术。地下多孔岩石及其
所含流体的性质决定了所有经济可采储量在开采过程中流体的流速和开采结束
后的残余量。在全世界范围内 经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残余在地下的油气
大约为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40% 这就是利用岩石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精细
油藏描述的巨大油气资源目标 据此 可以进一步提高二次采收率或实施三次
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岩石物理学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最新油藏描述方法给
很多即将废弃的油藏带来了新的生机。本书汇集了大量散布于相关文献中的一
些成熟理论和方法 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Djebbar Tiab
Erle C. Donaldson
DjebbarTiab,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石油工程系资深教授,石油工程顾问。
周灿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与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