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前引导
同学们好!我是刘老师。我今天给大家导读的这本书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林海音是我国的著名作家。林海音祖籍广东,她于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3岁时随父母返回台湾,6岁时又随父母从遥远的台湾漂洋过海来到祖国大陆,并定居于北京城南(那时的北 京叫作北平)。林海音在北京居住了25年,从小学读到大学,并在那里工作、结婚、生子。1948年,30岁的林海音离开北京,举家迁回台湾。在此后数十年的岁月里,令林海音魂牵梦绕的一直是她的北平记忆和童年回忆。
一直到1990年,随着两岸的探亲政策松动,72岁的林海音才回 到离别长达42年之久的北京。在这数十年期间,林海音创作了大量回忆故乡和童年的作品。在她的这些作品中,回忆的总基调是美好的,充满着浓浓的乡情。即使这些作品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气质,童年和故乡也非常值得眷恋。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过70的林海音,终于突破无情的岁月和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的阻挠,回到了故乡北京。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暮年的林海音终于踏上了阔别40余年的故乡的土地,她会有怎样的心情?
《城南旧事》这部著作发表于1960年。那时的林海音40岁出头,正当壮年。那个时候,两岸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回归故乡是完全没有 指望的。在那个年代的政治氛围里,远在台湾的林海音,或许她的心中有一种永远无法回家的恐惧或绝望。在这样的心境中,林海音必须通过创作,让自己沉浸在回忆的海洋中,以这种方式不断回到数千里之外的那个城市,并从不同角度融入城南的那些旧事。仿佛这样才能 抚平林海音的思乡病,才能获得精神生命的救赎。在《城南旧事》的序言里,林海音这样写道:“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 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城南旧事》中的故事发生在林海音6至12岁读小学阶段。故事中的景、事、人都是以一个孩子的视野来呈 现的。这个孩子就是童年的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英子。
在正式阅读《城南旧事》之前,让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想象20 世纪30年代的北京。那个年代,清帝国崩溃不久,北京的政权几经 更迭,整个中国都处于内忧外患的贫弱状态。那个年代,各种观念、思潮、习俗、社会改革或革命的呼声此起彼伏,它们或冲突或融和, 在社会的混乱中彰显着非凡的活力。可是,作为孩子的英子却只能在 很浅的程度上感受到这些冲突和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风风雨雨。孩子总是要受到保护的,被父母保护,被学校保护。保护英子的,还有北京城南走不完的胡同和数不清的四合院。
林海音的家境不错,除了爸爸妈妈,她还先后有了好几个弟弟妹妹,家中雇有奶妈和厨师,一大家人居住于一整套四合院中。林海音的童年就是在四合院和胡同中度过的。无论外面的世界多喧嚣,胡同包围着的四合院却总是那样宁静。因为有孩子,宁静的氛围中就有了生机。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个小女孩穿梭于胡同中,她有时追逐蝴 蝶,有时驱赶野猫,有时长久地嗅着一朵新开的牵牛花,伴着屋檐下小鸟的欢闹,独自感受春天和成长的气息。她熟悉自家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哪个石板缝是蚂蚁的家园,哪面爬满紫藤的墙是壁虎的乐土。在自己家的四合院附近,大小胡同星罗棋布,错综复杂,走不完的胡 同与数不清的四合院交织成一座大大的迷宫。
这个小女孩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那样熟悉,她甚至可以闭着眼睛穿行于外人眼中的迷宫,就像她可以自由地穿行于自己的梦。那座 高宅为何人来人往,这座小屋为何寂寞冷清,那个邻居的孙子的舅舅有什么喜事,这个街坊的姑姑的老家遭受了什么灾祸,各种消息在迷 宫中任意传播,真假是非相互混合,酝酿出只有生活在其中的才懂得的人情冷暖。小女孩并没有被囚禁在这迷宫中,她背着书包上着新式 学堂,她在大街小巷中穿梭,感受到这个正在变化的世界的奇怪而又令人憧憬的氛围。小女孩难过的时候,对着在大人看来没有区别的墙 角诉说自己的心声,那个墙角于是有了灵性,在她的心中获得了一个永久的特殊地位。小女孩高兴的时候,跑到一棵大树下又唱又跳,间 或有一两个朋友在那里分享她的快乐,那棵大树下的空地就成了她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喜洲。
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写作《城南旧事》时的林海音, 她的心中一定泛起过这样决绝而可怕的声音。自1948年离开北平来到台湾,这个声音也许从来没有那样强烈过。本来是故乡召唤的声音,遥远亲切,断断续续而又温柔无比。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政治局势的演变,来自故乡的温柔的声音被两岸的炮火声所掩没。狂暴的国际政治风云,彻底阻断了回乡的可能性,那个可怕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越知道故乡回不去,越思念故乡。回归故乡的愿望越强烈,思乡的痛苦就越难以排遣。是撕心裂肺的剧痛倒还好了,肉体的剧痛反而 可以消灭心灵的隐痛。林海音经历的那种隐痛是任何一个远离故乡的人都可能有的体会,只是不如她的体会那样深入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