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针对在全国各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各个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向他们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如何让受感染人群能够正确认识他们的工作和接受他们的帮助。同时,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给出了实用且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前 言
自1991年四川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以来,面对复杂的流行因素,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及国际组织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按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策略,健全防控机制和监测检测体系,主动摸清疫情态势,深入开展艾滋病相关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和感人者/病人的综合关怀支持工作,全省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有所减缓,病死率有所下降,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保护广大群众免遭艾滋病危害,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导致流行的根本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艾滋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艾滋病仍是威胁我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各类人群应对艾滋病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此,在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省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我办委托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四川省妇幼保建院、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卫生局、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成都大学(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凉山州卫生局、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和单位编写了抗击艾滋系列读本:《抗击艾滋——农村居民读本》、《抗击艾滋——流动人群读本》、《抗击艾滋——孕产妇读本》、《抗击艾滋——学生读本》、《抗击艾滋——健康行为读本》(高危人群读本)、《抗击艾滋——我的健康读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读本)、《抗击艾滋——凉山州全民读本》、《抗击艾滋——社区组织骨干和志愿者读本》、《抗击艾滋——医务人员读本》。
为确保读本的质量,读本编写力求体现以下特点:一是针对性,读本针对我省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农村居民、流动人群、孕产妇、学生),高危人群(失足妇女、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关键人群(医务人员、社区组织人员),重点地区(凉山州);在内容方面针对不同目标人群所需要的艾滋病核心知识和误区。二是政策性,各读本的内容均以国家、省的相关法规为依据。三是科学性,各读本的艾滋病知识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的相关指南及技术规范编写。四是可接受性,在内容上采用艾滋病知识与其他疾病健康知识相结合,健康知识与不同人群的生活技能相结合;在形式上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案例与知识相结合等,并反复征求各类目标人群的意见进行修改。
本系列读本可供各类目标人群阅读,以提高其应对艾滋病的能力,也可供省内外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和研究的相关人员借鉴。在系列读本的编写过程中,近100名专家和专业人员、500余名各类目标人群参与了系列读本的编写,在此,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系列读本的编写,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国内也不多见,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本系列读本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四川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11月
第一章 艾滋病防治知识 1
一、艾滋病病毒特征 1
(一)艾滋病的概念 1
(二)艾滋病病毒结构 1
(三)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和杀灭方式 2
二、艾滋病流行过程 2
(一)传染源 2
(二)传播途径 3
(三)高危人群 3
三、常见临床表现 4
(一)病程进展 4
(二)与艾滋病关系最密切的临床表现 4
(三)艾滋病特征性临床表现 5
(三)对艾滋病病人临床表现的识别 5
四、实验室检测方法 6
(一)HIV抗体检测 6
(二)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 8
五、诊断和治疗 9
(一)诊断 9
(二)治疗 9
第二章 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态度 14
一、应该遵守的伦理学原则 14
(一)尊重 14
(二)不伤害/受益 15
(三)公正 15
二、应有的心理素质 16
(一)心理健康 16
(二)情绪管理调控能力 16
(三)良好的内省能力 17
(四)仁爱之心 17
三、应有的服务态度 18
(一)平和 18
(二)中立 18
(三)耐心 19
第三章 相关防控政策和策略 20
一、防治法规和要求 20
(一)《传染病防治法》 20
(二)《艾滋病防治条例》 21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3
二、防控策略 24
(一)社会行为干预 24
(二)医学生物干预 25
(三)全球艾滋病防控策略 26
(四)我国艾滋病防控策略 27
第四章 艾滋病防治技能 28
一、对一般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28
二、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 28
(一)干预范围和频次 28
(二)干预内容 29
(三)干预流程 29
(四)干预方法 30
三、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31
(一)医疗机构艾滋病检测策略 31
(二)医疗机构检测服务方式 31
(三)医疗机构艾滋病检测流程 33
(四)阳性结果告知 33
(五)医疗机构转诊流程 34
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随访管理 35
(一)属地化管理原则 35
(二)发现医院随访内容 35
(三)随访服务流程 36
五、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37
(一)就近定点治疗原则 37
(二)治疗管理 37
六、开展母婴传播阻断 38
(一)艾滋病母婴阻断定义 38
(二)工作内容 38
第五章 医源性感染与职业暴露预防处理 41
一、安全的医疗环境 41
(一)医源性感染的概念 41
(二)医疗环境的合理布局 41
(三)室内保洁 42
二、消毒要点 42
(一)废弃物的管理 42
(二)地面消毒 42
(三)墙面消毒 43
(四)物品消毒 43
(五)常用室内空气的消毒方法 43
(六)抹布和拖把的消毒 43
三、医务人员防护 44
四、职业暴露危险 44
(一)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44
(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45
五、职业暴露处理 46
(一)处理流程 46
(二)紧急局部处理 47
(三)职业暴露的评估 47
(四)暴露后预防用药推荐方案 48
六、职业暴露后监测随访 48
(一)HIV抗体检测 48
(二)随访 48
(三)咨询和隔离 49
附录 艾滋病防治进展 50
一、艾滋病病毒学进展 50
(一)艾滋病病毒的发现 50
(二)艾滋病病毒的特点 50
(三)艾滋病病毒的起源 51
(四)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追踪 51
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 52
(一)抗病毒治疗历史回顾 52
(二)治疗标准的变化 53
(三)治疗即预防策略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