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景式、多角度、大视野,完整再现了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时间跨度之长、空间范围之广、涉及人物之众,堪称集大成之作!
2.作者郭晨是知名的纪实文学作家,中国纪实文学协会副会长,已出版20多部颇有影响力的纪实文学作品,并参与了大量党政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曾经担任电影《开国大典》的编剧。
3.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前提下,作者以文学的笔触和纪实的手法,对海峡两岸60余年间一些列重大事件、关键人物,以及相关国际背景,进行了细致描写和真实还原,使得作品可读性极强。
4.从当前鼓噪一时的台湾大选闹剧、风起云涌的南海局势,到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恩怨纠葛,在本书中都能找到历史根源、现实意义,作者对这些事件、人物的论述与评价,客观而独到。
5.书中选取了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对台海关系变迁中相关事件及人物,进行了形象的佐证和鲜活的呈现。
海报
前言
2014年6月25日至28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历史上首次访问台湾,在台湾桃园机场着落后感慨说:“从北京到台湾飞机只要三小时,但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六十五年。”
张志军个人的一小步,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张志军28日回到北京在机场谈访台感受时说,他最大的感触是体会到台湾民众渴望两岸和平发展的愿望。台湾各界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两岸应该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回顾历史,他说了这样一段有历史内涵、值得琢磨的话:“如果把过去六十五年在两岸关系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与我们今天所遇到的挑战和难题相比,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过去的挑战和难题要大得多、多得多。”
他同时指出,今天我们遇到的问题,有的是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有的是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但是,在一代代前人对台工作的基础上,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六年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张志军所强调的“过去六十五年在两岸关系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一代代前人对台工作的基础”等等,正是本书要向读者娓娓道来的因果传承和故事的内核与外延。本书是一部形象的20世纪下半世纪、21世纪初的台海风云录,是浓缩的海峡两岸和战的历史巨篇。它展示了从1949年底至2014年间的台海风云,以及活跃在这片风云里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以大开大合大纪实的手法掀开海峡两岸昨天历史的神秘面纱,演绎海峡两岸关系变幻的波翻浪涌,危机与希望,机遇与失误,忍耐与等待,破冰与启航,风雨与初霁,为读者展示了开阔而新鲜的画卷。
本书从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蒋介石告别大陆并经营台湾写起,一直写到2014年台海关系新动向止,揭示了六十多年间壮观诡异的台海风云变幻,宏大地展开和再现了“统一大业”进行式的主题,既包括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台海风云史,也包括改革开放后祖国统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部分历史。揭示了中共高层对台决策的内幕和蒋介石父子遥相呼应的秘密,以及国共多次秘密谈判的隐情,充分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共几代领导人对台政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用“盘马弯弓欲待发”的策略,先让蒋介石稳住台湾,并维持“一个中国”的共识,不让美国过深介入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实现由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转变;第二步持续争取同国民党和谈,“和为贵”,实现从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台湾的转变,以政治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他们的总体思路对后人大有启发。在大半个世纪里,经历一代代一辈辈的共同努力,在台海关系上实现了战略大调整:从“武力解放”调整到“和平解放”,从“和平解放”调整到“和平统一”,真正唱响了“和为贵”“和平发展”的主旋律。
国共近一个世纪的争争斗斗,恩怨分合,时至今日,虽大踏步朝“和”与“合”前进了,但仍是了犹未了,统一大业仍是进行式。本书仅仅是这个宏大壮观的进行式的开局与延伸的重大段落,对于其能否相互容纳、共创人类文明的典范与中国历史光荣的美好结局,全人类都在期待中。
本书主要围绕国共的“世纪主角”毛泽东、蒋介石,及毛泽东战友周恩来、邓小平等,他们与台湾蒋氏集团之间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交锋与和谈,角逐与对话,构架成波澜壮阔、波诡云谲的国共之争、统独之争的画卷,牵引出大半个世纪两岸政治舞台上“解放台湾”与“反攻大陆”、“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的文攻武战活剧。五次台海军事危机与多次秘密谈判,“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筹划与成败得失,和中有战,战中有和,以和为主,以和为贵,演绎成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台海两岸的历史大戏。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弹奏的是两岸六十多年间秘密谈判和国共交往的“弛”弦;另一条主线弹奏的是两岸“解放台湾”与“反攻大陆”相互较量的“张”弦。其中以弹奏“弛”弦为最强音,突出“和为贵”的主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蒋介石失掉大陆,在“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狼狈局面下退居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又救了他。美国从遏制新中国和对抗苏联出发,入侵台湾海峡与朝鲜,并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致使海峡两岸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并延续至今,使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湾,被人为地与中国大陆分割开来。这就是“台湾问题”的由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对台湾问题的和平诉求,建立在内战状态的延续之上,因此才有长期的隔海武力对峙,也有多次的和谈试探。为解决这一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和设想,其中就包括“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一国两制”的雏形等构想。出于各种考虑,蒋氏父子也在有意无意间与大陆遥相策应与配合。在一直剑拔弩张的表面状态下,海峡两岸经常进行“藕断丝连”的秘密接触与和平谈判,有时也“文戏武唱”,譬如向金门打枪开炮,从而使海峡两岸的关系史,成为一段既有战争硝烟又有和平呼声的特殊历史,而且曾一度出现过“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机遇与曙光。共产党与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台湾当局毛泽东与蒋介石,邓小平与蒋经国,曾经多次互派“特使”或联络人进行和谈试探,他们先后有李次白、宋宜山、章士钊、程思远、曹聚仁、陈香梅、沈诚等人,“和平老人”章士钊更是贯穿始终。他们多次出使,由他们穿针引线,海峡两岸进行了多次鲜为人知的秘密接触或谈判,从投石问路到达成意向协议,断断续续演出了多幕“和平合作与祖国统一”的活剧。悄无声息秘密来往的脚步杂以声势浩大的“万炮轰金门”,影响重大的李宗仁回归,马拉松式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建交等,都是本书中有声有色的“统一大业进行式”几大桥段,几幕大戏。
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它牵涉到广阔的国际背景,因为它一直都有国际政治势力的介入,尤其一直受到美国因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书涉及诸多国际大事件,但都紧紧扣住台湾问题的脉络来顺时针走向。在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势力介入的宏阔国际背景下,从宏观上展示了台湾问题的缘由和国际牵扯,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等重大事件,逐步消除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国际障碍。把台海风云的变幻放在了广阔的国际背景下来展开,也是本书一大特色。
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人长期探索和传承发展的结果。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从解决台湾问题的实际出发所作出的一些设想和探索,所提出的若干带有原则性的意见,以及蒋氏父子一定程度上的回应,为后来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作了思想先导和舆论准备。
上述就是本书的时代背景、故事框架、人物舞台、中心情节和主题思想。
在两岸半个多世纪的“和战”关系上,本书既写了战争硝烟,也写了和平呼声,但重点是写“和”“和为贵”。毛泽东早在1955年就提出了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目标,这个意愿一直到他临终也未放弃。周恩来在1955年的万隆亚非国家团结会议上,发表了第一份改善中美关系和愿意与台湾和平谈判的声明。中共对台湾的国民党人伸出了“和平统一”之手。从此,促进祖国统一的国共和谈工作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多次秘密接触与谈判,努力谋求和平统一。而同样主张“一个中国”的蒋介石,公开宣称不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任何接触,任何妥协,任何对话”,暗中却一定程度地响应过中共的和平呼唤,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过“和平合作”的探索。从蒋介石退守台湾岛后所经历的风波曲折中,不管
其出于何种政治动机或党派意识,蒋介石在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这种民族主义的立场却是一贯的。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有着强烈的共识。所以,弹奏“和弦”是本书的核心情节与贯穿始终的思想。
毛泽东与蒋介石、邓小平和蒋经国,逝者已矣。他们未能最终实现第三次握手便相继离世,在留有遗憾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在统一大业中建功立业的空间!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书截取了海峡两岸风云关系中的主要历史,加以全方位、广视角、深层次地呈现,以史为鉴,以昔视今,以艺术的形式回顾历史,意在阐明和强调如今台海“雨过天晴”的局面得来不易,需要十分珍惜和继续推进。两岸炎黄子孙,都希望这部“统一大业”的史诗剧实现“和为贵”“统为终”的终极目标,最终
圆满落幕。
郭晨
2015年11月8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