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类学从文化、社会、历史、实践、权力五个维度研究语言现象,涉及符号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语言是分类系统,是嵌入文化的隐喻,构成文化的核心部分;语言是社会行动,写字和说话具有特定情景下的寓意。人类符号活动离不开语言,社会实践规定了语言活动的社会意义,积淀成为集体和个人的历史记忆。话语权力反映社会地位,语言行为表达社会阶层。语言人类学立足于生活世界,让超验和经验交融,“冲气以为和”。《语言人类学(修订本)/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从语言人类学的定位开始,分析其形式、内容和意义,研究语言作为文化资源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向读者展示语言人类学研究的范畴、方式及意义。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之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推出“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在人文学界催生的这个新兴学科,给出一个较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以便继往开来,积极拓展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新局面,可谓恰逢其时。
50后这代人的青春岁月,激荡在汹涌澎湃的“文革”浪潮之中。“文革”后的改革开放,相当于天赐给这一代知识人第二次青春。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在1978年春天步人大学校园,那种只争朝夕、如饥似渴的求学景象,至今仍历历在目。改革开放带来“科学的春天”,也第一次带来人文科学方面的世界景观。正如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向发达国家学习市场经济模式一样,人文学者们也投入全副精力,虚心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神话一原型批评”就是当时的新方法论讨论热潮中,最早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理论流派。1986年我编成译文集《神话一原型批评》时,先将长序刊发在《陕西师大学报》上,文中介绍原型理论的宗师弗莱的观点时讲道:
物理学和天文学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化学形成于18世纪,生物学形成于19世纪,而社会科学则形成于20世纪。系统的文学批评学只是到了今天才得以发展。……正像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把握自然界本身的规律。一部文学作品,它所体现的规律性因素不是作家个人天才创造发明的,而是在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在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这种规律性的因素就是“原型”。……从文学史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文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植根于原始文化,最初的文学模式必然要追溯到远古的宗教仪式、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去。“这样说来,探求原型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上的人类学”。
当时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这样一段话,居然能够准确地预示这一批学人后来几十年学术探索的方向。“文学人类学”这个名称,也就由此在汉语学术界里发端。10年之后的1996年,在长春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上,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首任会长为萧兵先生),如今简称“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从研究文学的神话原型,到探索华夏文明的思想、信仰和想象的原型,这一派学者如今正式提出的大小传统理论和文化文本符号编码理论,可以说早已全面超越了当年所借鉴学习的原型批评理论,走出文学本位的限制,走向融通文史哲、宗教、艺术、心理学的广阔领域。
从1986年到2018年,整整32年过去了,我们也经历了自己人生从而立到花甲的过程。如今我们要解读的是5000多年前的先于华夏文明国家的“文化文本”,阐发的是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大墓的神话学内涵。这是当年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是问题意识,先把我们引入文化人类学的宽广领域,再度引入中国考古学的全新知识世界,这样的跨越幅度,的确是当初摸索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时所始料未及的。
从原型批评倡导的文学有机整体论,拓展到文化符号的有机整体论、史前与文明贯通的文化文本论,这就是我们努力探索近40年的基本方向。西周青铜器上出现“中国”这个词语,至今不过3000年时间。2018年2月4日,我第二次给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开设讲座,题目是“九千年玉文化传承”。今日的学者能够在9000年延续不断的文化大背景中研究“中国”和“中国文学”,就是从先于文字的文化大传统,重新审视文字书写小传统的一套完整思路。相信这样一种前无古人的理论思路和研究范式,是学者们对西方原型批评方法的全面超越和深化,这将会引向未来的知识更新格局。
本丛书要展示这40年的探索历程,以萧兵先生为首的这一批兴趣广泛的学人是如何一路走来,并逐渐成长壮大的。本丛书将给这个新兴学科留下它及时的也最有说服力的存照。希望后来者能够继往开来,特别注重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版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包括作为文史研究当代新方法论的三重证据法和四重证据法。
是为丛书总序。
纳日碧力戈,国内首位人类学民族学长江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卡尔顿学院珍妮一拉斐尔伯恩斯坦人类学与东亚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关注民族/族群理论和符号人类学研究,著有《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姓名论》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人类学定位
第二节 形式、内容与意义
第三节 语言:能动和历时的多维活动
第四节 语言:指号系统
第二章 作为文化资源的语言:普遍性和相对性
第一节 萨不尔-沃尔夫假说
第二节 结构与认知
第三节 语言的文化隐喻
第四节 时间和空间
第五节 社会分类
第三章 语言的由来
第一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二节 从猿到人
第三节 人脑和语言
第四节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
第四章 语言和实践
第一节 结构耦合
第二节 说话民族志
第三节 语言和行动
第四节 语言文化的翻译活动
第五章 文字的力量
第一节 关于文字的起源
第二节 文字和语言
第三节 文字的作用
第四节 超越文本
第五节 汉字文化的影响
第六章 重归语言人类学
第一节 游戏与规则
第二节 对话理论和社会行动理论
第三节 指号三性
第四节 移动符
第五节 认知语言学
第七章 语言和全球化
第一节 语言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
第四节 “地天通”的新时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