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麻醉医师系列丛书: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应用》通过讲解超声原理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20个标准图的获取,帮助初学者快速学习术中TEE,正确获取高质量的TEE图像和多普勒信息。归纳容易产生的各种超声信号伪像和容易误判的正常心脏结构,为正确解读术中TEE信息和准确诊断打下竖实基础。按病种分类讲解术中TEE的应用,利于系统化地全面、熟练掌握术中TEE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帮助麻醉医师将TEE作为术中的重要监测工具。分析TEE对术中心血管系统的监测作用和对麻醉管理起到的不可或缺作用,提高麻醉医师对心血管手术和危重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质量和水平,利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促进术詹顺利恢复。通过术中TEE指导麻醉管理的具体病例分析,深刻理解术中TEE对心血管手术魏危重患者手术的重要性,了解术串TEE对治疗的指导作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作为第一个引入术中监测的影像技术,使超过50%的病例在心脏麻醉和手术处理中受益,因此欧洲及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和麻醉学协会强烈建议术中(围术期)TEE监测应广泛使用。
1996年美国麻醉医生协会和心血管麻醉医生协会颁布了麻醉医生术中使用TEE监测的操作指南。近十多年来,术中TEE监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麻醉医生尤其是心血管麻醉医生术中应用TEE并非完全受操作指南的限制,麻醉医生越来越广泛地将TEE作为术中评估、预测和诊断影响血流动力学因素的重要监测工具。与国外相比,我国麻醉医生术中使用TEE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编著的从麻醉管理角度讨论术中TEE监测的参考书籍。为了促进我国术中(围术期)TEE监测技术的发展,使麻醉医生能更好地将TEE运用在心血管手术麻醉和其他手术危重患者的麻醉管理中,作者特编写本书贡献给大家。
本书阐述了超声技术原理、技术要点;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频谱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的准确测定;伪像的避免与识别。结合20个标准二维(2D)超声心动图图像和由其发展的图像的获取方法介绍,为初学者具备全面、高质量、准确完成TEE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书中分别对各种心血管疾病手术术中使用TEE监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TEE在相应手术的麻醉管理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出实际病例讲解,使麻醉医生更加熟练地将TEE监测应用在各种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手术中,为提高麻醉管理质量、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供帮助。
全书阐明TEE除了具有诊断功能外,还是麻醉管理中的重要监测工具,弥补包括肺动脉导管(PAC,即SwanGanz导管)等其他监测方法的不足和不能(如适应其相应心腔大小和心脏功能的前负荷评估、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估、舒张功能的评估等),帮助麻醉医生判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原因、预防并发症、指导容量的补充和血管活性药的选择。
第一章 超声心动图的原理
第一节 超声基本原理
第二节 超声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维图像的标准平面
第一节 20个标准平面的获取
第二节 心脏不同结构和部位的超声观察平面
第三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术中的监测作用
第一节 评估前负荷
第二节 评估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第三节 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
第四节 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
第五节 评估右心室舒张功能
第六节 心肌作功指数
第七节 血流动力学的定量评估方法
第四章 主动脉瓣反流与主动脉瓣狭窄
第一节 主动脉瓣反流
第二节 主动脉瓣狭窄
第五章 二尖瓣反流与二尖瓣狭窄
第一节 二尖瓣反流
第二节 二尖瓣狭窄
第三节 二尖瓣成形术
第六章 三尖瓣与肺动脉瓣病变
第一节 三尖瓣反流
第二节 三尖瓣狭窄
第三节 肺动脉瓣反流与狭窄
第七章 人工瓣膜的评估
第一节 人工瓣膜的类型
第二节 TEE评估人工瓣膜
第八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一节 心脏功能的评估
第二节 心脏解剖结构的评估
第三节 判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原因
第九章 心脏肿物
第一节 啦腔内肿物
第二节 心腔内的正常解剖变化
第三节 心腔外的肿物
第十章 心肌病的评估
第一节 肥厚型心肌病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十一章 主动脉疾病
第一节 评估主动脉病变的常用TEE平面
第二节 主动脉病变的TEE评估
第三节 主动脉瘤
第四节 夹层动脉瘤
第五节 主动脉粥样斑块
第十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第三节 心内膜垫缺损
第四节 法洛四联症
第十三章 术中三种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简介
第一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第二节 心外膜超声心动图
第三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