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物流时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中,供应链管理专家尤西•谢菲分析了孟菲斯、新加坡、芝加哥、鹿特丹、洛杉矶等地开发物流集群成功的要素,也总结了有些地方的失败教训;概括了物流集群开发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放大效应”;阐释了物流集群和其他产业集群的不同;物流集群怎样带动其他产业的活动,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企业为什么需要把配送中心和增值活动放在物流集群;以及政府的支持、投资、监管和贸易政策在其中的作用。书中详细描述的物流集群,给我们带来当今经济环境中难得的、真实的成功故事。正因如此,众多的地方和中央政府以及许多地产开发商在积极投资、开发物流集群。
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专家尤西•谢菲教授经典力作!
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精髓
专门写给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企业高管
为什么孟菲斯能成为几百家配送中心和运输企业的大本营?为什么小岛国新加坡能处理全球1/5的海运集装箱,占据全球原油供应的半壁江山?发达经济体中许多生产型的工作在外包、流失,又有哪些岗位可以弥补这些失去的工作?
这些问题的部分答案在于一个叫做物流集群的现象。物流集群是物流相关的商业活动在地理上集中的现象。在这本书里,供应链管理专家尤西•谢菲分析了孟菲斯、新加坡、芝加哥、鹿特丹、洛杉矶等地开发物流集群成功的因素,也总结了有些地方失败的原因。
《大物流时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概括了物流集群开发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放大机制”;物流集群和其他产业集群的不同;物流集群怎样带动其他产业的活动,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为什么企业需要把配送中心和增值活动放在物流集群;以及政府的支持、投资、监管和贸易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在今天饱受衰退困扰的经济环境中,《大物流时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动经济增长》论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能创造就业,是物流集群*重要的优势。这些就业机会从低技能工人到高管,跨度大、集中度高,还不能外包。书中详细描述的物流集群给我们带来当今经济中难得的、真实的成功故事。正因如此,众多的地方和中央政府以及许多地产开发商在积极投资、开发物流集群。
前 言
2002年年初,我受邀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的一个物流会议上做主题演讲。邀请我的是萨拉戈萨大学(University of Zaragoza)的埃米利奥•拉雷多 (Emilio Larodé)教授,他通过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拉尔夫•盖肯海姆(Ralph Gakenheimer)的推荐找到我。在我回复之前,我先得在地图上找到萨拉戈萨;此前我从未听说过,更未去过这个西班牙中部的中型城市。
在访问中,我了解到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市旁边开发一个大型物流园,同时也了解了当地的美食和美酒(每上一道菜或一瓶酒,主人们都会自豪地宣称,“típico,típico”,很地道的意思)。萨拉戈萨既不是港口城市,也不是大城市,更不是一个枢纽机场,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大有成功的希望。该市和西班牙的四个大城市——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和毕尔巴鄂以及大西洋、地中海大致等距,而且该市的机场能够起降大型货机。同样重要的是,该市的规划还包括了一个多式联运库场,而这对内陆“无水港”的建设非常关键。同时,西班牙中央政府正在规划一条经过萨拉戈萨、连接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高速铁路。在本书第1章中将会讲述萨拉戈萨物流园创建与发展的全过程。
我和阿拉贡自治区政府的讨论集中在如何把规划中的园区与欧洲其他国家和西班牙其他的物流园区别开来。我建议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学术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中心。因为就本质而言物流就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而我也一直在想,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中心(MIT CTL)应该与当地业界合作,在全球设立“前哨站”。与其把这个拟议的中心设在萨拉戈萨大学,不如把大学办进“试验田”,将这个中心放入物流园内。这样的区位优势可以促进企业、学生与研究人员的紧密合作。
此后,萨拉戈萨政府忙于推动、开发萨拉戈萨物流平台(简称PLAZA),我有好几个月没有听到关于学术中心这个项目的任何消息。然后,在2002年年底,我正在英格兰剑桥进行学术休假时,代表阿拉贡自治区财政厅和教育厅的艾伦•库恩卡(Alan Cuenca)和曼纽埃尔•洛佩兹(Manuel Lopez)来拜访我。当天下午的讨论中,在古老的埃登布鲁克大楼佳奇商学院的六楼,他们兴奋地告诉我这个消息:阿拉贡政府决定推进我的计划。
萨拉戈萨物流中心(简称ZLC)及其学术上的成功在本书第8章有详细介绍。剑桥的这次会面标志着这个富有成效的合作即将开始。这项合作涵盖了麻省理工学院、阿拉贡政府、两家当地银行、PLAZA以及萨拉戈萨大学,现在这个项目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的合作周期。这次会面也是我个人参与PLAZA项目、参与萨拉戈萨地区活动的开始,并在此过程中与各位同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逐渐体会到西班牙阿拉贡政府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执行能力,同时我也觉得应该有更多的城市、地区、州能有这样的幸运。从ZLC的成功出发,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已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开办了同样的物流研究与教育中心,并将之连结成为全球性的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Excellence,即SCALE)。
当然,是PLAZA经济上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我的研究,并最终有了这本书的诞生。我希望了解,一个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又不大的城市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我的好奇心引导我去调研世界各地的物流集群,几年来我先后访问了鹿特丹、巴拿马、新加坡、圣保罗、洛杉矶、芝加哥、孟菲斯、路易斯维尔、达拉斯以及其他众多城市和地区,深入观察,收集数据,访问公司高管、政府官员、咨询顾问人员以及学者,并最终写成了这本书,迄今这是一个较少见诸经济学文献的课题。
关于本书
当我开始探究物流集群时,我的初衷仅仅是讲出它们的故事,并从它们的发展中得到启迪。相较其他更多被探讨的产业集中区块,如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生物科技区,或者纽约曼哈顿的金融服务区,这些物流集群各自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拥有不一样的优势。本书第2章将文艺复兴时期工作室林立、艺术群星荟萃的佛罗伦萨,与信息技术公司遍地、企业家不断涌现的硅谷进行对比,以此来给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群落进行新的解读。第3章将详细探讨荷兰鹿特丹、新加坡、巴拿马和美国孟菲斯这四个标志性的物流集群,通过勾画它们的历史、特色,而试图精确定义“物流集群”这一概念。第4章不仅描述不同种类产业群落的发展机理,还说明了运输经济与物流集群之间“正回馈”效应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机制,以及物流集群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第5章将会描述在物流集群中可以围绕产品开展的各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增值活动。
第6章讲述基础设施,它们是每一个物流集群的“预制件”。第7章则突出阐述了政府在开发和培育物流集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不仅包括长期的投融资,还包括监管体系与交易政策。如果说物流有时会被认为是一个“搬箱子”的行业,那么现代供应链管理则涉及更为复杂的流程、多样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第8章会讲述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它们是物流集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意识到物流集群给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机会。第9章总结了物流集群的独特优势:①多
尤西-谢菲(Yossi Sheffi) 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系统教授、民用与环境工程教授,麻省理工运输与物流中心(MIT CTL)主任。英国剑桥大学终身教授。雪城大学“供应链管理创新与杰出领袖”萨尔兹伯格奖章获得者。他在学术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常年为美国政府以及制造业、零售业和运输业众多知名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在他的领导下,MIT CTL开办了许多新的教育、研究、产业/政府延伸、联系的项目、课程。他是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创建者,也主导了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SCALE,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Excellence)的成立,该网络目前包括西班牙萨拉戈萨、哥伦比亚波哥大、马来西亚吉隆坡。
中文版推荐序
译者序
中文版导读
前言
第1章 女装、海鲜和地区经济的未来 / 1
时装连锁店Zara的故事 / 4
当地劳动力:代价小,反应快 / 5
Zara来到了萨拉戈萨 / 6
有序的订单:时装的编舞 / 7
进进出出的货车 / 8
召集令:更大的空间,更快的速度 / 9
非洲飞鱼 / 9
今天捕到了什么? / 10
鳟鱼的旅行路线图 / 10
波音747货机的机腹 / 11
最大运力的经济学原理 / 12
鲜为人知的目的地 / 13
从渔网到篮网的销售模式 / 14
无界的进出营运 / 15
增值即增量 / 15
拆箱:鱼游四海 / 17
一个物流集群的诞生 / 18
一个四通八达的地区 / 19
选择合适的地块 / 20
筑巢引凤 / 22
阿拉贡自治区其他的物流活动 / 22
大有大的竞争优势 / 23
经济影响 / 24
第2章 经济集群的艺术与技术 / 27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硅谷 / 29
乘着经济繁荣的东风 / 30
创新 / 31
佛罗伦萨艺术创新 / 32
金融创新 / 33
主顾的作用 / 35
劳动力、教育和知识流动 / 36
佛罗伦萨行业公会和技艺提升流程 / 36
硅谷文化 / 37
学生、叛离师门和跳槽 / 38
新观念,新人才 / 39
集群的共性 / 40
集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纵横之间 / 41
为什么要形成集群? / 43
集群的优势 / 44
为什么不“全面开花”? / 48
不懈地寻找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 / 49
集群的缺陷 / 49
第3章 物流集群的地理特性 / 53
荷兰:天然的港口、通道和贸易商 / 57
罗马太平时期的成本最小化 / 57
运输模式的变换产生物流节点 / 58
荷属东印度公司 / 58
一头进,另一头出:转运节点 / 59
鹿特丹:现代港口的兴起 / 60
国际化的社会 / 62
新加坡:贸易中心 / 63
地理位置:东西方在这里碰头 / 63
气候:可靠交易的保障因素 / 64
文化:贸易商的真正国度 / 64
投资:岛国的“成长”史 / 65
巴拿马运河:人造捷径 / 65
第一代大洋通途 / 66
第二代大洋通途 / 67
第三代大洋通途 / 68
建设物流集群 / 70
孟菲斯:中心地带的集群 / 72
棉花和农奴交易站 / 72
弗雷德•史密斯的疯狂主意 / 73
巧妙的时区规划 / 74
靠谱的天气 / 74
集群、园区,还是中心? / 75
模糊的定义 / 75
人均物流值,或单位GDP物流值? / 76
物流基地、园区和集群 / 77
天生优势 / 78
中心区位 / 79
地理成本削减和地理捷径 / 79
不同运输模式之间的天然纽带 / 79
气候优势等同于可靠性 / 80
先天与后天 / 80
第4章 营运优势 / 83
运输经济学 / 86
满载为上选 / 87
运输工具的规模经济 / 88
直达与集运 / 90
集群的整合作业优势 / 91
频率优势:越早越好 / 92
略过中转站的好处 / 92
取送货密度优势 / 93
集群的直达优势 / 94
运输周期 / 94
横向协作 / 96
轻重货的调和 / 98
多个承运人的优势 / 98
不断增加的广度和深度 / 99
运输的竞争性 / 99
运输模式的灵活性 / 101
流动性导致价格的稳定性 / 102
及时性:更大、更快 / 103
库存整合推动集中 / 104
时点优势:延长发货截止时间 / 104
时间跨度优势:1天能当2天用 / 106
资源共享 / 106
共享实体资源 / 107
共享人力资源 / 108
各就各位—预备—召回:无预警的逆向物流飙升 / 109
应急响应 / 110
合同转移时的知识分享 / 111
成长的空间 / 112
成本与服务 / 113
第5章 增值 / 115
供应链后期增值 / 118
准备零售 / 119
产品完成 / 121
门口10分钟的时限 / 125
提升收入曲线 / 126
二手产品的第二春 / 127
二手重机 / 128
客户服务:看得见的增值 / 129
库房里的药剂师 / 130
新业务搬进来了 / 131
物流业的供应商 / 131
物流集群里的产业子集群 / 133
第6章 基础设施 / 139
实体设施 / 141
枢纽基础设施:一个园区的画像 / 142
鹿特丹的水上设施 / 144
鹿特丹的陆上设施 / 146
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连和互动 / 147
辅助性设施 / 149
金融设施:货款两讫 / 150
信息设施:比特盒子 / 151
能源设施:为运输加油 / 152
更上一层楼:承运人是发货人的基础设施 / 155
基础设施的限制:土地和拥堵 / 156
直接限制:现有能力 / 156
协同匹配,共同拓展 / 157
终极限制:可用土地 / 158
提高生产率以增加能力 / 159
内陆机会:空间置换,解决拥堵 / 160
填海造地:突破限制 / 161
长期资产的大量投资 / 162
第7章 政府的强大作用 / 165
政府在创造物流资产中的作用 / 167
公共投资:建立大型、共享的基础设施 / 168
土地使用许可与监管 / 172
吸引民间投资:奖励、补贴与税收 / 173
对物流友好的法规 / 177
政府效率 / 182
可持续性 / 185
政府协调不同集群的关系 / 188
集群的内部治理和管辖 / 188
外部联盟、外交和贸易关系 / 190
政府和经济的积极互动 / 194
第8章 教育和人力资本 / 197
职业教育 / 199
培养优良的物流操作员 / 200
设施运行需求:培训设备操作手 / 201
运输设备维修 / 202
为增值服务而培训 / 203
趁他们还年轻 / 203
集群的支持 / 204
专业教育 / 205
本科学位 / 205
专业学位 / 206
研究生教育 / 207
研究与教育 / 208
物流集群学术机构的本质 /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