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
定 价:68 元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产业转型升级又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 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以来,中部六省以城市圈规划为发展主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拉近了与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的距离。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这六个省市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过分依赖物质投资,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趋同与重复建设严重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中部六省如何摆脱对劳动、资源、资金等传统要素的依赖,转入主要依靠创新要素驱动的发展轨道?如何通过整合区域内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都是这是六个省市的共性问题,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朱选功,三级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委智库专家、教育部智库专家、河南省智库专家、河南省社科规划办评审专家、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专家、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河南省教育厅评审专家。河南省管理学类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河南省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洛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专家技术委员会*一副主任。 曾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洛阳市第六批和第八批优秀专家、河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一直从事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的研究,共主持或参加*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10余项;出版《创业经济学》《中国银行业网络化战略、风险与监管》《河南省经济增长动因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等专著和教材12部;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发展研究二等奖2项,地厅级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放其中,EI收录3篇,CSSCI期刊源8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4篇,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一文,被日本的《文化论集》、中国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等70多家著名期刊引用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背景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三节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一节国外研究进展第二节国内研究进展第三节文献述评第三章相关理论基础第一节区域协同创新相关理论第二节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第三节创新驱动相关理论第四章中部六省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现状第一节中部六省区域协同创新现状第二节中部六省产业转型升级现状第五章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第一节理论模型构建第二节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协同创新的驱动作用第三节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第六章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第一节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第二节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灰色关联分析第七章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研究第一节相关研究述评第二节指标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析第八章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第一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第二节强化各创新主体的功能第三节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第四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五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第九章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