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女性文学奖、全国图书奖、加拿大华语文学奖、英国笔会文学奖得主迄今为止*精*全文集
莫言 李敬泽 陈晓明 戴锦华 联袂推荐
她被誉为后社会主义中国*出色的小说家(澳大利亚著名女性文学研究学者Kay Schaffer );
她是高度技巧化地传达被遮敝的声音的小说家(世界著名出版社西蒙舒斯特Atria Books副总裁Judith Curr语)
她是飞翔的姿态越来越优雅的小说家(莫言语)
她是守护着超验的神性的迷幻花园的小说家(李敬泽语)
她是把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的小说家(陈晓明语)
她是站在中国文坛金字塔*上的小说家(戴锦华语)
总序梦想成精徐小斌的小说世界
陈晓明
徐小斌在当代中国文坛虽然说不上是妇孺皆知,但说她声名远扬是不为过的。这当然主要体现在徐小斌是一位个性显著的作家,喜欢她的人会交口称赞。若不对路子,则感受不深。无疑,徐小斌是一位实力派作家,她获得的赞扬与她作品创造的意义相比是恰如其分的,甚至有不少评论家会说,徐小斌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她的作品中显然有很多的内涵还有待深入挖掘。徐小斌内心十分沉静,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写作。她对文学的那种执着的态度和方式,是当今中国作家所少有的。徐小斌追求一种纯粹的文学,一种用汉语的纯美品性来书写的文学。这种说法似乎显得很不必要,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她似乎并不为时代热点所动,也不追逐重大的历史命题,她的探索也不介入某些潮流。但徐小斌个性鲜明却又具有多面性: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徐小斌是一个玄奥的有神秘主义意味的作家;在另一些人看来,她是一个准女性主义者;一些人认为她的写作非常前卫,也有一些人会把她看成一个把传统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人。说到底,这主要源自她的写作本身的多面性。但不管怎么说,徐小斌对小说孜孜不倦则是肯定的。对于她来说,小说就是她的生存世界,她倾心于这个世界,把自己全部交付给这个世界。以这种态度来写作小说,也就不难理解徐小斌的小说充满着虚构的色彩,这个世界融瑰丽的想象、诗性、形而上的神秘意念于一体,在我们的面前无止境地伸展敞开。
一、让女人成为文学的精灵
徐小斌的小说写出一系列极其独特的女性形象,足以让她在当代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她笔下的女性与在历史和现实中还原的女性形象很不相同,她的女性形象,更主要是诗意想象与神秘体验的产物。1993年的《迷幻花园》标志着徐小斌写作的新阶段,她把女性的绝对的爱欲放置到她的写作中心,把语言的精致化,与生存世界不可知的可能性及其宿命论思想相结合,构造了一种纯粹隐含着复杂变异的小说叙事文体。《迷幻花园》属于实验性很强的作品,它没有明晰的故事情节,但是有着非常精致的感觉片段。写过《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的徐小斌写下这种小说是一点也不奇怪的,那篇关于精神病人的小说,据说给诗人海子以很大震动。而《迷幻花园》又是一次对女性的某种接近疯狂状态的心理描写。在最低限度上,这篇小说可以看成是关于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显然,这个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引向对女性绝对命运的探寻。少女之间惯有的纯真友情,在这里被处理成女人最初的镜像置换。芬与怡最初通过对方认识到自己的特征,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她们总是处在奇怪的分离和重叠的状态中,她们各自占有对方的位置,又不断迷失。徐小斌似乎试图表明女人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芬夺取怡的位置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放逐。女人的形体与灵魂永远错位,因为中间总是插入一个绝对的男性,她们永远无法跨越这道门槛。徐小斌对女人存在境遇的书写,充满了绝望的诗情,那些悲剧式的女性闪烁着精灵一样的美感。
随后的《双鱼星座》看上去是在讲述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古老故事,但这个古老的故事被徐小斌以非常个人化的当代性的经验加以改造。卜零,这个优雅而聪明绝顶的知识女性与其说这是典型的知识女性形象,不如说是知识女性乐于认同的自我形象。这个优雅的女人在三个男人之间周旋,对家的厌恶,对权力和社会制度的拒绝,与对爱欲的纯粹追寻相混淆,使卜零如此密切地扣紧这个时期的物质生活。那些流行的俗世价值观念,又不断地在虚幻的空间、在自我的想象中呈现。古典时代温情脉脉的两性关系,那个生活的寄托家,在这里却是生活的牢笼,一个极为虚假而没有实际内容的处所。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被普遍描述为商业/文化二元对立的时代,徐小斌率先展开了对变了质的两性关系的书写。这一切混杂着对这个时代的流行价值的抨击和那些生命神秘体验的寓言性叙述,使得徐小斌的这个既古老又当下的故事具有犀利的直接性和女性神话学的另类经验。
徐小斌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写作法则,促使那种玄妙的形而上的思想意念与明晰流畅的故事相交合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表征着20世纪90年代趋向于形成的多元性的叙事法则显然,对女性爱欲的关注使她找到连接二者的自然通道。把女性的爱欲与某些循环论和文化原始神话相混合,构成她叙事的内在意蕴,它们使她的那些关于女性爱欲的故事具有不可知的神秘性。她刻画的那些女性像是一些镜子中的人,像在水上行走的精灵,她们以遗世孤立的姿态决绝地走向生活的绝境。然而,她们却又异常明晰地折射出当代生活的那些直接的现实和流行的价值观念,以女性的特殊的话语实践对当代生活作出尖刻的析解。她的叙述是一些独白,又是一种现实;是一种呈现,也是撕裂;是一种抚慰,更是一种抗议。
《敦煌遗梦》是徐小斌20世纪90年代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它显示了她对形而上事物的爱好,以及具有多元综合的描写生活的能力。这部长篇更是抓住敦煌这个神秘而神奇的空间来展开叙事。宗教的神秘、世俗的爱欲、权力和阴谋,三位一体构成这部小说的叙事主体。
整个宗教世界在叙事中起到了双重的作用,其一是与世俗的爱欲相对构成了一个生命之轻的叙事圈;其二是宗教的那种神秘性氛围与世俗的阴谋构成了一个生命之重的叙事圈。这两个叙事圈又经常交合在一起,它们显示了生存的复杂意味。
小说叙事的表层是一个典型的浪漫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张恕和女主人公肖星星邂逅于敦煌,他们之间很快就产生了感情。但这个感情关系很快被另外两个人的出现打破了,一个是无晔,另一个是玉儿,这里迅速出现了四角关系。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各自都找到了另一种爱欲,出现了错位式的爱情。这部小说的叙事,或者说肖星星和张恕这两个人物总是在精神、爱欲、阴谋三者之间循环,他们像某种怪圈组合在一起,在每一个极端总是预示着另一个起始,总是向另一个对立项转化,而具有一些奇妙的双重意味。这部小说无疑企图求解生命存在的极端含义它是那些女性末世学或宿命论,灵魂转世学说以及玄奥的博弈论相混淆的超级方程式。然而,对于徐小斌来说,这些形而上的理念,这些神秘而玄奥的宿命哲学,绝对不是她要明确解决的理论问题,它们仅仅是一些悬而未决的背景。她的小说的叙事是快乐的,是灵巧而智慧的。她把中国古代的宗教与当今中国的生存现实相连接,把最神秘的宗教体验与女性的爱欲经验相混淆,把邂逅的浪漫与贩卖文物的国际阴谋相接轨……这些都显示了徐小斌的小说叙事的开放笔法和引人入胜的精彩结构。
徐小斌发表于2000年的《女觋》是一部神秘而怪诞的作品,在短篇小说的篇幅里,讲述了一位虚构的燕国公主的奇特人生,在战国征伐、荆轲刺秦的历史缝隙中,这个未得史书记载的女性寻觅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曾追逐情欲,却爱而不得,她曾试图重整河山,却发现什么也改变不了。在命运的无声指引下,她终于走向了女觋的神巫洞,在最深的自我封闭中接近了最玄妙的真理。这个神秘主义的故事始终有一个爱情故事的形状,公主的爱情和她的开悟纠缠不可分割,不可捉摸的世界本质有了感人至深的世俗形象,二者严丝合缝,折射出徐小斌高明的叙事策略和深刻的形而上思考。
徐小斌,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画家、刻纸艺术家。自1981年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双鱼星座》等。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均有藏书。2014年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著名女作家。曾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三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奖,加拿大第二届华语文学奖小说奖首奖,2015年度英国笔会文学奖等。代表作《羽蛇》成为首次列入世界著名出版社Simon & Schuster国际出版计划的中国作品。部分作品译成英、法、意、日、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巴西、希腊、阿拉伯等十余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