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先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文化保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稳定而恒久的作用和影响。法治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成为人们的一种内在修养、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展现出其精神和价值,从而使法治的理想和目标落地生根,内化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护法等法治实践的各个环节。该书从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法治文化研究学术前沿,运用系统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把历史回顾、文本分析、现状透视、资料引证、理论探求有机结合起来,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科学内涵、战略地位、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基本特征、内容结构、主要功能、建设举措、坚实基础、动力源泉、价值底蕴和重要保证等基本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持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丛书,作为一套开放式的研究丛书,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分专题分批次,组织力量、研究撰写,由点而面、展开推进,传播成果、交流思想,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著作出版重要平台,力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理论贡献。
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水平,*重要的标准不是立法,而是法律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即社会成员是否养成了依法做事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法治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成为人们的一种内在修养、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内化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护法等法治实践的各个环节。《文化视阈聊法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的作者从学术角度系统讲述了法治文化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和建设举措等,希望读者能了解法治文化的重要性,理解国强就要奉法者强,养成法治的行为习惯,配合并构建适应法治需要的法环境。本书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内容雅俗共赏,很接地气。
王寿林:空军大校,法学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主持或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项目《人的基本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等30余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学术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1项成果获全军一等奖,7项成果获全军二等奖。主编的《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被国家确定为首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译成英文和俄文在国外公开发行。
张美萍: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法学硕士。主编和参编各类图书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有《权力制约和监督专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现实和未来》《领导干部为政新理念治国理政重要词语和论断精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