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近10余年来在国家“863专项”、“908专项”、财政部海洋公益专项、国家海洋局业务化专项、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和浙江省、河北省海洋专项资金支持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系统全面的总结。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海水温度红外遥感监测技术日臻成熟,形成了静止和极轨两大观测模式,观测时间分辨率达到每30 min 一次,空间分辨率达到了百米极,并生产出了全球全覆盖的卫星产品,极大地提高了观测能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卫星的发射不在种类广、数量多,而在质量精。质量的高低不仅在于星载遥感器等硬件本身,更在于数据接收后对于大气、海表等各类影响开展的后处理以及定标和真实性检验工作,这是高精度产品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才能使其时空可比性更好,可用性更广,如LANDSAT,NOAA,AVHRR,MODIS 以及后续的NPP 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国的星载红外遥感器较多,已形成了稳定的气象、海洋和资源环境等卫星系列,但在硬件、产品方面与国外同类卫星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由近岸向大洋)和活动类型的日益增加,对卫星产品的时空分辨率需求提升到小时级和百米级,同时在卫星利用目标由科学研究、应用示范转向业务化应用的大背景下,建立基于自主卫星的SST/SSS 稳定的业务获取能力,是摆在海洋遥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首要任务,这不仅包括众多前瞻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包括大量基础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