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与粤北高山的中间地带,这里既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儒学思想又有海上贸易所带来的开放商业文明,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分布于炭步镇的石湖村坎头社、茶塘村、塱头村与藏书院村,在宏观层面不仅体现了炭步镇由东南至西北的开发历程,同时也代表了这一区域农业与商业村落的典型特征。在具体村落的研究中,炭步四村又表现出不同于广府村落普遍特征的独特性。其中最为突出是三间两廊梳式布局的基本形态,隐藏了早期累世同居的大型住宅平面肌理,体现了村落的演变过程。我们通过对炭步村落个案的深入研究,试图对广府地区的村落研究进行相应的补充与完善。
二十年多年前,清华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人组建乡土建筑研究小组
为拯救和保护日渐消失的乡土文化遗产四处奔走
仅凭微薄的预支稿费,以实地探访和踏勘来的研究成果
记录下一系列中国古村落的样貌,成为中国乡土文化、乡土建筑研究领域里的珍贵资料
“乡土建筑?醉美乡愁”五书
延续清华学子乡土建筑研究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
实地踏堪,大量测绘图片、实景生活照片,结合方志、家谱、访谈等
面对急剧破坏的乡土建筑,记录下中国古村落的样貌,留取乡土文化及建筑的珍贵资料
五书之《广州炭步镇四村》
岭南广府——
明末的江门学派、自宋以来的经商传统
炭步四镇就位于这个儒学与商家的交融之地
自鱼鸭养殖培育适宜耕作的土地起
沿水塘一带而兴起起祠堂、书室及其后的居室
形成别具一格的“梳式布局”
既体现了炭步镇由东南至西北的开发历程
也代表了这一区域农业与商业村落的典型特征
高婷,201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同年9月入职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乡土建筑研究所,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曾参与多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文物建筑修缮设计、传统建筑改造利用、民居更新导则等工作。雷彤娜,201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乡土建筑研究所,主要从事传统村落及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曾参与多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文物建筑修缮设计、传统建筑改造利用、民居更新导则等工作。张郁,工程师, 2004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之后一直从事传统建筑保护、修缮设计,以及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2015年进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乡土建筑研究所工作,参与多项保护规划和民居更新导则的编制、文物建筑修缮设计、传统改造利用设计、古建筑工程设计工作。
总 序
绪 论
□□章炭步镇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第二章炭步镇的村落与建筑
塱头村
□□章村落概况
第二章自然地理
第三章宗族发展
第四章村落营建
第五章庙宇
第六章祠堂
第七章民居
附:塱头黄氏世系
茶塘村
□□章地理与选址
第二章商业历史
第三章村落的格局与演变
第四章庙宇
第五章祠堂
第六章住宅
第七章建筑装饰
坎头社
□□章汤氏源流
第二章村落布局
第三章格局演变
第四章建筑单体
藏书院村
□□章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
第二章藏书院村的村落规划
第三章公共建筑
第四章居住建筑
第五章建筑匠作
炭步镇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一、商业中心与儒学边缘
广府地区位于五岭之南,远离中原,天然的地理屏障阻隔了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交流,长久以来人迹罕至。随着秦朝“南攻百越”、西晋“永嘉之乱”和北宋“靖康之难”造成的中原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以及越城岭—桂州道、大庾岭—虔州道的相继开通,岭南才逐渐成为大规模的汉民聚居之地,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渐趋频繁。儒学思想也随着中原士大夫的南迁而得以在岭南地区落地生根。然而由于地理上的偏处一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的隔膜,同时也导致了文化传播的滞后。并且,岭南地区面向大海,与中原内陆地区具有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从而决定了其物质生产、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儒学思想传入岭南之后,也被这种独特性改造为地域化的儒学,自成宗派,独树一帜。至明代末期由岭南儒家学者构建的江门学派,甚至拉开了明代学术从“格物致知”转向心性涵养之学的序幕,形成了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鼎足而立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正是这种有别于中原正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广府民众善于经商所逐渐形成的重商轻文的文化取向以及商人气质,反映在生活、文化与艺术领域中独特的审美趣味,直接导致了对岭南儒学边缘化的普遍认同,致使岭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与忽视。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中原地区儒学框架的阐述体系,换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广府地区,就会发现,岭南虽地处中国内陆边缘,但却位于整个东南亚环南海地区的中心。自宋代以来,这里就是海上贸易港口,16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之际,这里又曾是□□化贸易的前沿阵地。正是由于广府地区远离江南粮食产区与西北军事重地,所以世界贸易往来造成的冲击不会直捣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命脉,成为统治者开放贸易口岸的□佳选择,明清时期广州甚至先后三次成为国家指定的□□通商口岸。这一政令的下达,不仅使广州成为沟通东西方贸易的□□窗口,而且使广州成为环南海贸易航线上的一处重要枢纽,成为当时□□化远洋贸易中不可或缺的□□商埠。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便位于这片儒学与商业文化的交融之地。这里既有耕读传家的世家豪族,也有经商致富的商业村落,两种文化并行不悖,形成了炭步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村落形态。
二、水的便捷与山的神秘
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南部,东邻白云区,西接三水区,南与佛山南海相邻,北与花都赤坭接壤,是珠江三角洲平原与粤北高山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明清时期炭步属广州府南海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析南海、番禹之地设立花县,炭步镇亦归属于花县境内。
炭步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北缘平原,由东江、北江、西江冲积而成,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之势,北有高山相依,南有河涌纵横。四通八达的水系,逐渐形成了广府地区“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水路交通网络。其中由北而南奔腾翻涌的北江,自古便是沟通中原与五岭以南的重要航道,其支流白坭河(巴江河)、芦苞涌、西南涌更是与炭步镇息息相关。白坭河曾经是古代北江南下广州速度□快的货运航线,水道狭窄,水流湍急,由清远南下广州“逐浪返五羊,经宿而至”。芦苞涌则因航道宽阔,水流更为平稳安全,而成为朝廷发兵南下、官员贬谪岭南,抑或是商贾往来的主要客运水路航道。直至明代中期,巴江河、芦苞涌才逐渐淤塞,明末以后,西南涌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水路交通航线。
相比于北江水路的便捷,炭步北面的大山,对于广府民众来讲则始终是神秘的所在。炭步镇北倚中洞山,这里起初常有野兽出没,是一片蛮荒之地,之后又一直被山地少数民族占领,他们刀耕火种,生存与生活方式都与汉民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在双方共处的岁月中,汉瑶冲突以及土客械斗时有发生。交往的阻隔,文化的差异,使大山令人望而却步,成为一片汉民难以轻易走进的地方。
炭步镇即位于这片山水之间,见证并亲历着由南至北的发展历程。
三、商业与农业
便捷的水路交通不仅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在广府地区,炭步镇与明清两代重要的工商业城镇—官窑、佛山都有密切的商业往来。官窑镇曾是重要的手工业城镇,五代时期,南汉王便派遣官员到此地办窑,官窑也由此而得名。后因盛产瓷器且水路交通便捷,官窑自宋代以来便商旅频繁,成为以烧制瓷器而繁荣的手工业重镇,远近闻名。炭步与官窑往来密切,北面的大山为官窑的瓷器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炭步、白坭、赤坭一带的陶土用于制陶,矽砂用于制釉,高岭土用于制瓷。北江上游的林木砍伐后则顺流漂至炭步镇,烧炭以供官窑,今天的炭步镇也因“烧炭的埠头”而得名。明代随着官窑涌的淤塞,官窑逐渐衰落,佛山取而代之,炭步便转而对佛山供应材料。民国时期,粤系军阀陈济棠甚至主持修建“禅炭公路”以促进炭步与佛山之间的经济交流,并以此作为水路交通的补充。至今,炭步镇内仍有许多村落以商业经营为生。
然而,商业的发达并非村民完全主观意识的选择,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起初炭步镇内的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地势过高则旱,过低则涝,农业发展可谓困难重重。随着白坭河、芦苞涌的淤积和水利建设的初步发展,河道位置被逐渐固定下来,至此大规模的农业开垦才得以开始。然而,这样大型的农业开发并非每个村子都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广府地区稻作经济的发展与大型的水利建设密不可分,而大型的水利建设需要凭借强大的以家族为单位的民间组织力量—宗族组织力量才能得以实施。农田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农田在建成后因为没有地契很容易被其他家族、村落侵占,因此也需要一定的武装实力才能保障农田的收成。可见炭步镇农业的发展情况是与宗族势力的壮大与否密切相关的。在炭步镇现存的农业发达的村落中,都有强大的宗族势力作为坚实的后盾。而其他部分宗族势力较弱的村落,则商业更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