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文化概述、文化管理的内容与机构、文化政策、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国外公共文化管理实践。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习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今天,我们从更宽泛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正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文化、重视文化管理并积极实践。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公共文化管理基础理论,阐释我国文化管理实践及文化体制改革前沿动态的专业教材。它的出版也是我十余年“文化管理学”课程教学经验与成果的积累。1999年,东北大学与云南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文化管理学”。我从2004年开始讲授这门课程至今。期间,我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公共文化概说”、慕课“文化管理学”,并在学校面向“双一流”的高原学科建设过程中,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为全英文课程。本书作为这些网络课程的配套教材,既强调基础理论,也突出实践操作;既强调专业性,也突出趣味性。书中二维码等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也充分凸显出“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本书以介绍文化的含义与要素等基础知识为开端,既介绍文化管理的内容与机构、文化政策等专业知识,也通过经典案例深入剖析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国外公共文化管理经验等文化管理实践。本书既可作为公共管理和文化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任何对公共文化管理感兴趣的人士学习参考。
本书是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MOOC的‘文化管理学’教学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得到了东北大学公共管理高原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本书在编写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编辑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本书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由于编者的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陷和纰漏之处,敬请广大学术同仁和实际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李丹,管理学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青年社科人才库成员。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公共文化概说”,中国大学MOOC平台慕课“文化管理学”,东北大学校级慕课“文化管理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导向重点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项目。著有《中国政府高技术产业管理创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等著作。在《中国行政管理》《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学术论文类二等奖、辽宁省软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辽宁省三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第一章 文化概述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
一、“文化”一词的起源
二、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文化的要素
一、认知体系
二、社会规范
三、社会关系
四、物质产品
五、语言和非语言符号
第三节 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一、文化的特点
二、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文化管理的内容与机构
第一节 文化管理的内容
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完善文化法律体系
三、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
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五、监管文化市场
六、引导文化消费
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第二节 文化管理的机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第三章 文化政策
第一节 文化政策概述
一、文化政策的定义
二、文化政策的特点
三、文化政策主体
四、文化政策客体
第二节 文化政策过程
一、文化政策制定
二、文化政策执行
三、文化政策终止
第三节 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
一、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主要文化政策
第四章 对外文化交流
第一节 对外文化交流概述
……
第五章 文化创新
第六章 公共文化服务
第七章 文化产业管理
第八章 城市文化建设
第九章 国外公共文化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