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联合国演讲”“文化总论”“从纽约到香港”“从新加坡到澳门”四个部分,对“文明冲突论”作了有力质疑,对文化的本质加以总结性论述,并且阐述了中国文化的利弊得失、中国文人的习惯性心理隐疾、让人头疼的遗产问题等。
1. 余秋雨*作品集,首度发布大量在境外演讲的珍贵篇章。首度较完整汇集余秋雨先生在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及澳门等地的演讲稿,对文明、文化进行了本质性的深入思索,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结论。笔触鲜活而精到,思索真诚又专精,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令人振聋发聩。2. 真正的冲突,真的发生在文明之间吗?中华文化为何长寿?为什么说汉字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中华文化有哪些历史性缺憾?中国文人有哪些习惯性心理隐疾?对于上述这些重大而棘手的问题,余秋雨在书中作了敏锐而真诚的思索,并得出了一些珍贵的文化结论。他既分析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优势,也以“由负深入”“由负得正”的责任感,对中华文化中的缺憾进行了严肃的探索。他说,以痛握脉,以痛传代。只要凭着这种真诚,我们就能与文化同在。3.带你感受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余先生说,开阔胸襟、坦然情怀,是中华文化的*品性,与数千年历史相关,与相关。只有让自己接受陌生,接受未知,生命才有延伸的希望,精神才有拓展的可能。
余秋雨,当代作家、学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地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担任领导职务六年之后,连续二十三次的辞职终于成功,开始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往往一发表就轰传社会各界,既大力推动了文化古迹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古文明的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遗址。他是迄今全球完成此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大量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白先勇先生说:“余秋雨先生是二十多年来获得全球华文读者欢迎而历久不衰的大陆作家。”仅仅在台湾,他囊括了白金作家奖、读书人*书奖、桂冠文学家奖等等几乎文学大奖。在大陆,多年来有不少报刊频频向读者调查“谁是你喜爱的当代写作人”,他的排名每一次都遥遥。
几十年来,他不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和会议,不理会传媒间的喧闹,以独立知识分子的身份完成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时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人格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审美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等重大专题的研究和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本世纪初年开始,他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处演讲中国文化,反响巨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秋雨书院”。现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简明目录
自序
联合国演讲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演讲
中华文化的非侵略本性
——在联合国“世界文明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驳文明冲突论
——对话博科娃
文化总论
何谓文化
——在接受荣誉博士称号后的学术演讲
从纽约到香港
汉字
空间
不
不远征
想起罗素
社会公德
实证机制
伪饰之瘾
整人之癖
耻感之痹
遗产问题
从新加坡到澳门
第四座桥
——在新加坡“跨世纪文化对话”上的演讲(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日) / 233
文化之痛
向市长建言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自序 境外演讲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