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对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评价研究,以太湖风景区中的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选取苏州市吴中区和金庭镇作为研究样地。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研究样地内15年以来的景观变迁以及驱动力,为探讨江南地区乡村景观评价做好技术手段和数据收集工作。全书的重点部分是对西山景区内乡村聚落景观的评价研究,包括三个方面:资源评价、传统性评价和适宜性评价。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江南乡村景观的存续现状
1.1.1 江南乡村聚落面临的时代背景
1.1.2 江南乡村聚落景观面临的问题
1.2 江南乡村景观的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景观
1.3.2 乡村
1.3.3 乡村性
1.3.4 乡村景观
1.3.5 聚落和乡村聚落
1.3.6 古村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
1.4 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手段
2 乡村景观评价 外研究述评
2.1 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2.1.2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2.2 3S技术在乡村景观研究中的应用
2.2.1 遥感——景观数据收集的主要手段
2.2.2 地理信息系统在乡村景观量化研究中的应用
2.2.3 定位系统在景观调研中的应用
2.2.4 3S集成系统在乡村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2.3 外乡村景观研究的对比
3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研究述评
3.1 聚落空间
3.2 旅游资源
3.3 景观格局
3.4 聚落文化景观
3.5 人居环境
3.6 聚落景观特色保护
3.7 总结与展望
4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形成与演进研究
4.1 江南范围的界定
4.2 自然要素
4.2.1 地形、地貌
4.2.2 水网、水源
4.2.3 气候条件
4.3 人文要素
4.3.1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4.3.2 聚落的发展
5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总体特征分析
5.1 研究的逻辑及理论
5.1.1 江南乡村景观特征的认知逻辑与原则
5.1.2 景观格局和结构的理论
5.2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5.2.1 自然环境
5.2.2 聚落空间
5.2.3 传统文化,受自然限制、顺应自然
5.3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特征总结
5.3.1 自然条件特征
5.3.2 生产生活模式
5.3.3 聚落功能
5.3.4 空间模式
5.3.5 乡土文化
6 以吴中区为例的江南乡村景观变迁研究
6.1 吴中区概况
6.1.1 自然资源
6.1.2 地域文化
6.1.3 风景资源
6.2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分析
6.2.1 景观类型转移模式分析
6.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6.2.5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
6.2.4 结论与讨论
6.3 吴中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其意义
6.3.2 区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6.3.3 不同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6.4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影响及动力分析
6.5 以西山景区为例的乡村景观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6.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6.5.2 研究方法
6.5.2 结果与分析
7 基于3S技术的吴中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
7.1 研究区概况
7.1.1 自然条件
7.1.2 行政沿革
7.1.3 人口与经济概况
7.1.4 西山景区古村落概况
7.2 方法概述
7.2.1 ArcGIS平台的应用
7.2.2 层次分析法
7.3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7.3.1 构建思路
7.3.2 评价目标
7.3.3 评价框架
7.3.4 权重的确定
7.3.5 单项指标赋值方法
7.4 项目评价分析
7.4.1 西山景区乡村景观质量评价
7.4.2 西山景区乡村景观保护与开发评价
7.4.3 综合评价
7.5 评价结论
8 总结
8.1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变迁规律与评价总结
8.2 本书的创新点
8.3 本书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