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水平大学测绘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渐近性,编写教材内容如下:(1)测量学概述,从整体认知测绘科学技术学科到细部测量学的尺度进行阐述。(2)地球基础理论。论述测量学的本质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问题。(3)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阐述测量学中基本观测量。(4)坐标测量。将坐标测量凸显出来,描述坐标测量仪器和使用方法。(5)控制测量。阐述开展测量工作的顺序和步骤。(6)碎步测量。测量的成果是以常见的图为代表,阐述具体测绘地物要素的方式方法。(7)测量误差基础知识。观测数据常常存在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论述测量工程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和方法。(8)工程应用。论述测量学中基本观测量相一致的工程实例,加强高等学校在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面向教育部应用型高等学校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等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和专科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统筹大地测量学和平面测量学内容,删减了经典测量学理论中的过时内容,融入了现代化基准测绘体系中的实践应用理论,力争做到现代和经典、基础和应用、实践和创新多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本书依据我国现代化基准测绘体系内容,介绍了由平面测量确定地理空间点位置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案例,并介绍了CGCS2000坐标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TK测量系统等现代化测绘基准的相关内容。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宿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4jb03)的资助;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主讲“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团队;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相关编辑的热情帮助,他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和家人,没有她们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我是不可能完成此书的。
对于书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胡晓斌,宿州学院环测学院讲师,先后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通报》《遥感信息》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篇。主持宿州学院博士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安徽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 示范项目(2016MOOC303)一项;参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前言
第1章 测量学概述
1.1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
1.2 从大地测量学到平面测量学
1.3 测量学发展简史
1.4 测量学的分类
思考题
第2章 地球基础理论
2.1 地球形状和大小
2.2 地球参考椭球
2.3 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2.4 测量工作基本原则
思考题
第3章 水准测量
3.1 水准测量原理
3.2 水准测量仪器
3.3 水准仪的使用
3.4 水准测量外业实施
3.5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3.6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
3.7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
3.8 其他水准仪
思考题
第4章 角度测量
4.1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原理
4.2 认识经纬仪
4.3 经纬仪的使用
4.4 角度测量内业计算
4.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4.6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4.7 其他经纬仪
思考题
第5章 距离测量
5.1 直线定线
5.2 钢尺量距
5.3 普通视距测量
5.4 光电测距
思考题
第6章 坐标测量
6.1 平面理论
6.2 全站仪
6.3 全站仪程序
6.4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
6.5 卫星定位原理
6.6 卫星定位方法
6.7 RTK测量系统
6.8 RTK测量作业
思考题
第7章 控制测量
7.1 平面控制测量
7.2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7.3 高程控制测量
7.4 卫星导航定位控制网
思考题
第8章 碎部测量
8.1 碎部测图概述
8.2 碎部测图方法
8.3 测量碎部点方法
8.4 地物测绘
8.5 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8.6 地貌测绘
8.7 地形图修测
思考题
第9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9.1 测量误差
9.2 准确度和精确度
9.3 误差传播定律
9.4 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
思考题
第10章 测绘工程应用
10.1 线路纵断面测量
10.2 线路横断面测量
10.3 建筑物倾斜测量
10.4 地形测量综合实习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