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跨学科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技能形成的研究成果作了探索性的理论综述,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知名学者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跨学科视角提出的相关学术概念与观点,并着重对英国与德国的技能形成实践体系作出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作者选择从教育供给的视角对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变作了尝试性的历史比较分析,尤其对改革开放40年来相关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序
现代学校教育于人的价值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人的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其二为人的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理论家们往往特别强调教育在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方面的价值;对一般人来说,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职业技能方面的价值,往往更被看重。政府部门常常公开推崇教育的前一种价值,然而很多官方文件和媒体,一谈论教育发展就会联系到经济发展,则又暴露出对后一种价值的重视。尽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使一些人贬低和鄙视教育的职业价值,孩子在中学阶段进入职业学校被很多人视为没出息的表现,但在为孩子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大多数人却又将教育的职业价值奉为“指南”。
实际上,教育的这两种价值本身并不存在矛盾,两者既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也不是什么义和利的关系。谈论教育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的价值,并非如其看上去那样高雅一些;追寻教育形成职业技能的价值,也不必有什么“何必曰利”的疑虑。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教育的第二种价值,即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应当是一种更加原始、更加基本的价值。在动物界,即已普遍存在亲代出于本能对子代进行生存技能的训练,这或许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原始社会,到一定年龄的儿童开始随成人一起外出狩猎、采集,在生产劳动中直接接受教育,其首要的目的便在于形成其劳动的技能。至于看似更为高雅的文化素养,恐怕非文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是根本谈不上的。也就是说,教育这种东西,之所以能够产生出来,并且发展到今天这样复杂高深的状态,其前提和基础还是当初它本来就具有的形成和发展劳动技能的价值。对教育本身来说,离开了看似粗鄙的职业价值,形若高雅的文化素养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就教育研究而言,如果离开了教育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去谈论其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的价值,这种研究和《百喻经》里那个要首先造第三层楼房的愚蠢富翁又有什么差别?
教育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也并不局限于现代社会正式的职业。作为人类从动物界延续下来的生存繁衍的能力,教育的这种价值体现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同样,教育也并非只有在职业学校才会表现出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的价值,恰好相反,职业学校的技能训练,却是以日常生活中教育形成和发展技能的价值为基础的。如果不了解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人的生存技能这一更为基础的价值,我们也就不可能对职业学校里的教育现象形成真正深刻的科学认识。职业教育学长期将自己局限于职业学校的教学和企业徒工的训练中,而对更为基础、更为复杂的日常技能形成视而不见,如此作茧自缚,恐怕永远也难以化茧成蝶,取得进步。这或许是我们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亟待突破的一大问题。
许竞博士从研究生阶段起,就一直关注教育在形成和发展人的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探讨更好地开发教育此种价值的途径和模式。为了具体弄清相关的实践模式和理论问题,她负笈英伦,游学欧洲,广泛涉猎,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学术资料。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都聚焦于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她又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在技能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门的领域,有着相当深厚的学术积淀。在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和理解教育现象这一点上,许竞博士也与我有某种相近的观点。作为导师,我一直欣赏她的专注和坚持,赞许她踏实的为学风格。许竞的新著《职业技能形成:跨学科理论与国际比较》即将付梓,嘱我为之作序。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甚为肤浅,实在难以担当,但出于对许竞博士专注学术之精神的尊敬,还是勉为其难,不揣浅陋,写下这段简短的文字,向读者诸君推荐这本书。
项贤明
2018年9月28日于京师园
前 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教育部门与经济生产和服务部门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信息技术革命既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为许多后发国家创造了实现工业化的新路径和新机遇。对于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而言,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尽管大多数生产要素已经国际化,但人力技能的流动却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低端的、技术含量较少的工业生产与服务工作已经转移到劳动力工资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世界顶尖级企业则是更多地依赖于提高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来赢得利润。附加值的创造主要在于不断地更新和运用更高级的技术和技巧,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种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工业化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依靠技能型劳动力,原因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劳动力成本和技能水平上存在的差异是影响其吸引外国资本投入的重要因素,技能型工人比率的提高也有利于这些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技术转让中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
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不同国家环境下表现出差异。有学者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追求经济竞争力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和提高教育水平的主要动因。尤其在英美等英语国家,教育的首要目的由“国家形成”(state formation)、“公民权责意识的形成”(citizenship formation)以及“国民身份认同”转向具有经济功利主义色彩的“技能形成”(skill formation)。职业技术教育在这些国家里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改善经济状况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技能问题在我国也受到政府关注,如何更好地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也成为我国学者积极讨论的学术话题。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一现象也曾经出现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东亚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比如日本的工业化最早始于19世纪后期,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则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但是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对技能形成的依赖,以及政府在技能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所做出的积极协调。这些东亚经济体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腾飞的时候,正值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因此东亚经济成功实现工业化的经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学习榜样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学者已经基于不同国家的发展环境,对技能形成体系、体制或者制度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尽管在某些相关研究中,我国也成为学者们考察的对象,但是技能形成这一主题却没有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有关我国技能形成制度方面的研究目前之所以比较缺乏,部分原因在于西方学者所采用的“技能形成”这一学术概念本身尚没有在我国学术界得到较为准确的理解和广泛的运用。许多国内学者所编著的关于我国教育与培训制度的学术文献,并非立足于技能形成的视角来对相关问题做出理论考证。
“技能”虽然是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很少有学者从哲学角度对其做出更为抽象的严格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它理解为一个人在做事或者为人处事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在一般工作当中,我们习惯将它看作能工巧匠在其专业领域所具备的特殊工艺本领,或者是从事服务类行业的人员所必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术界,研究人员的学术认知和分析能力也可以称为从事学术科研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技能这个概念可以在不同的话题语境下针对不同的对象被解释者赋予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表现为人们在认知上的能力,也可以体现为他们在情感或者精神运动等方面的能力。
鉴于很难(至少目前看来是如此)从哲学意义上对技能这个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人们便尝试从其他角度对它做出学术上的处理。比如,通过对某些具体的技能进行连串列举,以此传递所述技能的环境和对象特征,从而使交流双方在目的物的指向上达成共识。然而,这种迂回、间接的解释方式在学术研究中很容易受到“过于琐碎”的批驳。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通过前设定语的方式对技能进行分类意义上的解释,比如,“类属技能”“可迁移技能”,或者“核心(或关键)技能”等。这种做法其实是对零碎、具体的技能从性质上进行了筛选和归类,提炼出一些普遍适用于某特定环境和对象的技能。有些论述中所采用的“具体”与“普通”二元技能分类也属于这类性质的概念解释取向。
概括地说,在上段引述的这些研究中,作者们普遍没有尝试对技能的概念从词源学或哲学角度进行界定,而基本上是在一种“彼此意会”“毋庸赘述”的论述环境下展开关于技能形成问题的研究。这种做法可以解释为:对技能的概念进行以下精确界定。一是对研究分析没有实质性意义,同时也不是研究重点;二是分析过程本身已经表明了技能在这种研究环境下的目标指向。其实,本书基本上也属此类情况。然而,不同于西方学者的是,笔者立足于我国学术语境,整个论证过程和结论也是在国内这种特定的学术语境下受到考证与评价的,因此,有必要添上这一前摄性的概念解释。再者,国内目前尚罕见从类似于本书研究的视角专门论及技能形成的学术著作,国内学者目前基本上仍局限于从心理学或者教学论角度理解“技能形成”这种表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常规做法。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对技能形成的研究不能仅囿于心理学或教学论等微观层面上的分析,而应努力尝试从更为宏观的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做出更为全面的探索。
可喜的是,笔者首篇论述国家技能形成体系的论文于2010年8月发表时,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教授凯瑟琳·西伦(Kathleen Thelen)的一本论述技能形成体系历史比较的专著,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王星翻译成中文,也在此月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本译著的问世,近年我国的部分中青年学者开始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技能形成问题。比如,王星近期从社会建构的角度,论述了德国以学徒制为典型的技能形成,强调了劳动共同体和去商品化的社会保护,为德国这种特有的技能形成过程奠定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李俊以福柯的社会权力关系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身体与技能和劳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技能作为身体禀赋的一部分,它是在社会中建构而成的,职业技能也同样受制于工作场所的权力关系;职业教育则是让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习及工作的经历逐渐适应乃至配合工作情境下的权力关系对身体的规定。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吴俊强和朱俊通过对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技能形成体系的分析,强调了社会公共组织(如工会组织、行业协会组织)对于平衡劳资间冲突和实现技能稳定供给的重要性。
为了明确技能这个概念在本研究中的内涵和意义,有必要首先了解国外学术界对技能问题展开讨论的社会背景。概括地讲,对于技能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源于工业化经济生产过程本身出现的变革,以及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亚非拉地区经济体的崛起,工业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同样的商品可以在亚非拉地区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出来。这种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对于欧洲与北美洲的老牌先进工业化国家而言,意味着它们必须不断提高其商品或者服务的附加值。只有这样,这些西方发达国家才有可能维持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而商品或服务的附加值创造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在此国际环境下,各国政府对技能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明显增强。
本研究讨论的“技能形成”,并非指代个体意义上掌握和习得的某些个人的私有技能,而是将技能看作一种在集体意义上形成的公益物品(public good)。在评价和衡量这种公益物品的价值时,主要考察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技能形成”作为一个新生的学术概念,其内涵与常规术语“教育与培训”密切相关,但也有其特定的含义。
首先,技能形成概念强调的是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下,所有公共和私营教育与培训机构以集体方式在培养劳动者技能方面表现的能力。简而言之,它是指社会“培育”劳动者“技能”的能力。该定义是基于英国卡迪夫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菲利普·布朗(Phillip Brown)对该概念的解释,他认为技能形成就是社会在开发学习、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方面的能力。这种观点认为,劳动者获得技能不仅是一种个体意义上的技术能力,而且还是一项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能力。换句话说,即使两个人受到了同样年限的教育,也经过了同样时间长度的工作实践的锻炼,他们在这段时期所掌握的相关劳动技能却可能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技能掌握程度和水平高低既取决于天资、所受学校教育的质量、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决定于他们所学专业的性质,以及他们先前工作经历的性质等其他因素。
其次,技能形成概念反映出研究者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产生了新的理论认识,这一方面考虑到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这种类型的教育与培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引用新的概念,不仅可以指明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进行改革的方向,而且有利于引导这种改革更有效地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因此,技能形成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它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一个理论术语。当劳动者技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时,如何保证劳动力市场上适当种类技能的供求平衡自然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许竞,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技能的重要性001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006
第二章 西方技能形成理论综述012
第一节 研究者及其学科背景012
第二节 理论观点简介017
第三章 泛教育视角下的技能形成理论099
第一节 技能的供给100
第二节 从学校到工作104
第三节 业界对技能的需求与使用113
第四章 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7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中的制度干预117
第二节 中小学阶段基本学制120
第三节 义务教育之后的发展路径129
第五章 德国技能形成实践体系142
第一节 联邦与各州的教育职权分工142
第二节 学校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143
第三节 双元制学徒培训147
第六章 英国技能形成实践体系177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及培训政策的变化177
第二节 学历资格的管治状况198
第三节 对英国职业资格的评价209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及培训制度探源214
第五节 政策调整的方向222
第七章 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变——教育供给的视角226
第一节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对职业教育的抑制226
第二节 近代技能形成制度的萌芽(1900~1949年)229
第三节 当代技能形成制度原型的确立(1949~1978年)233
第四节 对改革期技能形成制度的分析(1978~2018年)244
主要参考文献295
后记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