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生态社会工作,因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人和社区面临的社会问题通常与生活环境和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与自然的互动性,作者阐释了环境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工作应如何发展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范式;下篇主要介绍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作者通过借鉴北欧国家的议题和研究,从历史、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前 言
西方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价值观、方法和模式。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还有待普及。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欧国家作为高福利国家的代表被广泛关注,而国内却鲜有人涉及北欧社会工作研究。针对上述情况,本书着重从社会环境和实务研究视角介绍了北欧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展现了北欧国家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方面的较高水平,希望使广大读者有所了解并得到启发。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借鉴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有益经验,扩展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
了解北欧国家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发展,对于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需求、社会矛盾和问题存在差异,因此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状况表现出不同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发展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工作理论在其运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因此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工作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社会工作理论原创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实务训练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评估评价体系,等等。总的看,还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断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方面突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社会工作理论原创性、时代性;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生态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践》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为实现环境可持续而开展的社会工作”,阐述了生态社会环境与社会工作实践的相互关系。该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态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是生态社会视角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意义,第三部分是环境社会实践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介绍生态社会转型的概念化。本书的下篇是“北欧社会工作实践——当代路径和新兴问题”,是由《北欧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转型中的知识生产》和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关于北欧社会工作实务的研究文章两大部分组成,该篇整体介绍了北欧国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讨论和研究,从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作为具体教学单位一直积极与国际社工界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致力于社会工作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芬兰国家社会工作大学联盟(Sosnet)正式签署合作交流协议,确定双方在学术研究、学生交流、学位合作、互派客座教授、联合出版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双方先后联合成功申请了“中芬社会工作博士联合培养计划”和“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芬社会工作和法律管理框架”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化了彼此对中芬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认识,为本书在国内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整个选稿、授权、翻译和出版的过程中,非常感谢艾拉-琳娜·马蒂斯和伊尔莎·尤尔库宁两位教授给予的倾力支持。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和2011级优秀毕业生的范青云和王子彧同学(她们二人现分别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为整个书稿的审校做出了卓越努力,在这里向她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编辑以及译者为本书做出的不懈努力!
赵一红
2019年5月6日
赵一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法学院院长兼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主任。
上篇 为实现环境可持续而开展的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 生态社会理论的框架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社会可持续性视角
第三章 对生态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历史分析
第二部分 生态社会视角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意义
第四章 社会影响评价——社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第五章 社会工作者视野中的地方生活环境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社会工作实践中对“人在环境中”理解的不断变化
第七章 构成社会工作结构性框架的生态社会路径
第三部分 环境社会实践与知识生产
第八章 社会工作的生态社会路径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面临的挑战
第九章 可传递知识和谈判知识——构建未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
第四部分 实现跨学科的合作
第十章 生态社会转型的概念化
下篇 北欧社会工作实践——当代路径和新兴问题
第一部分 北欧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转型中的知识生产
导言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科学史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中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知识——社会工作教育的挑战
第三章 知识生产与社会工作:形成知识生产
第四章 理论化社会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章 评估和发展社会工作实践的关键要素——探索性概述
第六章 镜鉴法——一种支撑社会福利服务专业知识的结构
第七章 地方政府实践中的行动研究:一条与风险家庭合作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之路
第八章 理论与实践中的实践研究探索
第二部分 北欧社会工作实践——实践研究中的新兴问题
第九章 实务研究:2012年《赫尔辛基宣言》
第十章 保持学习的心态:在社会工作中融合教育、实践和研究
第十一章 进行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教学,增强研究性专业知识
第十二章 为基于社区的研究和可持续的知识生产提供一个包容性的知识库
第十三章 社会工作研究中相关联的与可持续性的研究关系的构建
第十四章 如何提高社会工作的生产力
——动态反思性结构、对话型领导转化式专业知识的发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