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理性辨析现代城市的空间生产、文化景观、都市体验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内在逻辑;聚焦“法国理论”在艺术批评、电影研究和文化批判中的具体运用,彰显了“法国理论”的跨学科性、文学性和现实的介入性;“身体美学视域中的文化研究”专题则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以及文化思考的“身体转向”。书中还特别推出金元浦教授的访谈文章;关注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对他者形象、女性文化、偶像养成文化和虚拟文化等的文化批评。
主编的话
周宪 周计武
文化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向来以直击当代社会文化的问题为责任。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国际背景中的中国本土文化,面临着许多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文化研究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回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文化发展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文化研究中国理论之形成亦日益成为人们所翘望的文化研究之发展趋向。
本辑《文化研究》依旧采用专题讨论和自由来稿相结合的办刊理念。在专题讨论部分中,第一个是刘岩教授主持的“文化地理与城市研究”专题讨论,旨在运用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的相关理论,理性辨析现代城市的空间生产、文化景观、都市体验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中,“空间”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延展,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地方”——城市体验、文化记忆与身份归属生成的场所。五篇文章,视角和结论均有所不同,呈现一个对话协商的理论格局。安德鲁·萨克的文章从理论上系统追溯了地理批评的两大路径,其他四篇文章则聚焦具体的文化现象,分别辨析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南方城镇的空间生产、纽约贫民窟的嘻哈音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城市意象和中国成都主题地铁站的设计符号。
第二个是张生教授主持的“‘法国理论’中的艺术与文学”专题讨论,聚焦“法国理论”在艺术批评、电影研究和文化批判中的具体运用,彰显了“法国理论”的跨学科性、文学性和现实的介入性。四篇文章涉及文学、摄影、电影和文化消费诸多主题,闪烁着“法国理论”的批判锋芒。
第三个专题是王晓华教授主持的身体美学问题研究,这是一个晚近非常火热的研究话题,反映中国当代社会以及文化思考的“身体转向”。三篇文章分别涉及生理身体、文化身体和社会身体的美学表征模式,为人们思考作为一个文化问题的身体提供了不同的理论阐释方法。
本辑“学者访谈”栏目特别推出了金元浦教授的访谈文章《文化研究:回应时代的召唤——金元浦教授访谈录》。金元浦是国内率先提出“文艺学的越界、扩容”,为大众流行文化正名,并转向文化研究和创意产业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文中,他辨析了英国文化研究、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法国后结构主义和美国新历史主义对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继而回顾了自己的治学思路、研究方法和文化立场。其对文化跨界协同实践和文化批判性品格的彰显,让读者受益匪浅。
“其他来稿”中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对他者形象、女性文化、偶像养成文化和虚拟文化等的文化批评,议题广泛,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专题一文化地理与城市研究
主持人语 刘岩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英〕安德鲁·萨克 著 王冬青 译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南方城镇景观的视觉性建构与表征
——以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为例 孙丹萍
死亡政治中的纽约贫民窟与嘻哈音乐 齐佳敏
城市与现代生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伦敦 蔡晓燕
意指实践与动态感知:成都地铁站主题空间生产 徐沛
专题二“法国理论”中的艺术与文学
主持人语 张生
大写的“花费”:论鲍德里亚的“消费”之谜 张生
看电影是咋一回事儿? 陆兴华
朗西埃的摄影理论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反思 张艳
语言的权力:福柯语言观探析
——对《死亡与迷宫》的解读 宋政超
专题三身体美学视域中的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 王晓华
身体的规训与审美:文化史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早期女性内衣 简圣宇
身体的极限体验与审美的出路:论福柯的快感美学 李震
身体、疾病与诗:论肺结核与济慈诗学 袁霜霜
学者访谈
文化研究:回应时代的召唤
——金元浦教授访谈录 金元浦 罗如春
其他来稿
“互联网+”时代的偶像养成文化 林琳
大众文化与性别政治
——约翰·费斯克女性文化研究的内容与批判 王婷 刘乾阳
虚拟幻觉:一种新沉浸感的生成 詹悦兰
汉字形声化与性别认知 张新艳
从视像到书写——论福楼拜《圣安东的诱惑》的现代性 王琦
声音的幽灵:齐泽克文化批评中的听觉维度 郭健
文化记忆、凝聚性结构与影像的互文性建构 鲍士将
大叙事和他者(图像)的构建:第三帝国的反犹太人形象
〔瑞典〕米迦勒·兰塔 著 彭欣 胡媛 译
美国消费主义体制对印度瑜伽的文化挪移 张帆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