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更新和完善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设置了创新环境、创新支撑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创新文化力四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下级指标。在此基础上,书中采集了全国668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测评,形成了本年度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和专项排名。此外,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及工业技术软件化等的发展,使得城市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因此全书围绕数字经济也展开了不同维度的研究。
序
四十多年前,全国科学大会一声春雷,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2016年,“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19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要抓住用好新机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四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全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18%,位居全球第一。由此,我国科技产出能力不断提升,在一些关键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创新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创新能力全面、系统提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
城市是创新的主阵地,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入手,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战略性选择。研究发现,由于空间上的邻近性,多元异质性的交流,城市更为容易地带来知识外溢、社会资本的集聚,并为凝聚其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带来交易成本的下降,不仅促进了该城市的发展,更是经由辐射效应,带动一个区域的大发展。因此,一个国家的创新乃至全球创新主要集中在少数一些地方,尤其是城市。比如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英国的伦敦、韩国的大田、日本的东京等。基于此,2006 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提出创新战略。科学技术部于2010年4月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2010〕155号),明确提出:“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城市的发展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全局影响重大。”我国一些城市如深圳、广州、北京等提出并明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政府的主导力是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18年,科学技术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支持一些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201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为此,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自2006年开始就如何评价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研究,组织编写《中国城市创新报告》,旨在构建一套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以此对我国各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与专项排名。在我们的推动下,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工作。
随着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及工业技术软件化等的发展,城市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我国一些城市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开拓创新,城市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为经济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取得突破性成绩。基于国家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9)》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修订和完善了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以此对我国所有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与专项排名。同时,鉴于数字经济等新发展,报告推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相关研究专题,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在城市创新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新路,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各类城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完善城市创新体制与机制,努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将持续加强城市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框架,切实为推动城市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美好生活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 洪峰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赵滑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年鉴社副总编,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研究员。刘正山,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序 洪峰/001
Ⅰ 总报告
.1 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蒋媛媛/001
一 城市创新能力年度测评结果/003
二 中国城市创新的新进展/009
三 城市创新的年度视角:数字经济/019
四 从数字经济视角看当前城市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037
Ⅱ 测评报告
.2 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刘正山 朱俊成/044
Ⅲ 专题研究
.3 数字中国指数(2019版)分析报告 腾讯研究院数字中国指数团队/089
.4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创新与实践 安新华/140
.5 基于投贷联动视角的雄安新区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杨蕾 孙忠艳 张华旭/179
Ⅳ 城市案例
.6 杭州市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助力 张斌/193
Ⅴ 企业案例
.7 以灯光文化为城市发展赋予新动能
——以广东中山古镇灯光文化节为例 项松林/212
.8 构建数字信用体系,助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以鑫亚集团为例 张长德/220
Ⅵ 附录
.9 上海绿缘:立足植物源有机肥创新推动中国城乡绿色发展
侯启缘 项松林 王海 董雪/226
.10后记/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