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是“艺术史之父”黑格尔的划时代巨著,原是作者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去世后由其学生霍托编辑成书。黑格尔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为目的,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详细地论证了他的核心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全书卷帙浩繁,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绘画、建筑、雕刻、音乐、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的缘起和发展,并区分和剖析了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三种艺术类型,论述严谨精密、说理精到透辟,是西方美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影响深远。
美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黑格尔讨论艺术哲学的经典范本,美学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经典译作
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对于这种对象,“伊斯特惕克”(?sthetik)这个名称实在是不完全恰当的,因为“伊斯特惕克”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就是取这个意义,美学在沃尔夫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科学,或者毋宁说,哲学的一个部门;在当时德国,人们通常从艺术作品所应引起的愉快、惊赞、恐惧、哀怜之类情感去看艺术作品。由于“伊斯特惕克”这个名称不恰当,说得更精确一点,很肤浅,有些人想找出另外的名称,例如“卡力斯惕克”(Kallistik)。但是这个名称也还不妥,因为所指的科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因此,我们姑且仍用“伊斯特惕克”这个名称,因为名称本身对我们并无关宏旨,而且这个名称既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就无妨保留。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黑格尔(Hegel,1770—1831)
德国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著有《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等。黑格尔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其思想象征了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高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者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有《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歌德谈话录》《拉奥孔》《美学》等。
全书序论
第一章 美学的范围和地位
第二章 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第三章 艺术美的概念
第四章 题材的划分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序 论
第一章 总论美的概念
第二章 自然美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序 论
第一部分 象征型艺术
序 论 总论象征型艺术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第二部分 古典型艺术
序 论 总论古典型艺术
第一章 古典型艺术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古典型艺术的理想
第三章 古典型艺术的解体
第三部分 浪漫型艺术
序 论 总论浪漫型艺术
第一章 宗教范围的浪漫型艺术
第二章 骑士风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第三卷 各门艺术的体系
序 论
第一部分 建筑
序 论
第一章 独立的,象征型建筑
第二章 古典型建筑
第三章 浪漫型建筑
第二部分 雕刻
序 论
第一章 正式雕刻的原则
第二章 雕刻的理想
第三章 各种表现方式和材料与雕刻的历史发展
第三部分 浪漫型艺术
序 论
第一章 绘画
第二章 音乐
第三章 诗
序 论
译后记
关于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