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史》(四卷)是*部完整展现古代至当代上海教育变迁发展的历史著述。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图景中,上海教育起步较晚而发展迅速,初始微小而不断壮大,表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面貌。古代上海是中国教育的后来者,近代以来的上海则堪称中国教育探索和改革的先行者、教育思想的策源地、教育交流的窗口、现代教育的领跑者,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上海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缩影。
本卷时间跨度为27年(19491976)。上海教育在这27年中,既完成了从资本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型,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是一个重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的转变过程。
本卷前言(节选)
本卷是《上海教育史》的第三卷,时间跨度为27年(19491976)。上海教育在这27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完成了从资本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型,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是一个重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的转变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本卷所论之上海教育亦可分为三个典型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自我探索时期(195819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本卷以时间为主线,在不同时期分若干专题渐次展开。本卷共十章,按上述三个时期分配,依次为: 第一章至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上海教育,第五章至第六章阐述自我探索时期的上海教育,第七章至第十章阐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海教育。
一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权需要有为之服务的新的文化教育。上海教育在开埠以来所累积的优势面临着新的变革。华东地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并有着革命优良传统的地区,但同时,它又是帝国主义百年来文化侵略的角逐场所,与国民党二十多年来反动统治的坚固堡垒。(戴伯韬.上海市教育工作的一般情况与今后任务[J].新教育,1950(创刊号).)上海是近代中国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区。上海积极贯彻中央政府的各项决策,在接管和整顿教育的过程中,批判了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并向东北等广大解放区学习,进行了一系列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如,上海的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被全部改造为公立学校。教育在为国家建设服务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下,发挥着政府职能和社会公益等作用。
上海是全国高校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高等教育十分发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使高校的地区分布配合国家工业基地的区域格局,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1952年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49年底上海高校数为37所,经过调整,1953年降至15所。根据中央的安排,上海高校顾全大局,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以兄弟般的情怀帮助内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如暨南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上海航务学院迁往大连,交通大学在西安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等。还有一大批教职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迁往内地众多高校,以加强其师资力量。高等师范教育原本是上海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随着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成立,上海成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南方重镇。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上海以一种后来居上的姿态走在了全国教育界学习苏联的前列,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甚至师生的教学话语系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典型经验,如上海中学顾巧英的生物教学、上海市实验小学袁瑢的语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新教育理论研究等,树立了上海教育的新形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在市区和市郊新建了一批工人住宅区(如曹杨、甘泉、宜川、凤城、控江、天山、日晖等工人新村),为吸收大量的工农子弟入学,每个工人新村都建有配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使上海普通教育的重心迅速下移。这些新建学校一般都有良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质量,其中以曹杨新村幼儿园最为典型。曹杨新村幼儿园1956年改名为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是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宾来沪参观新上海建设成就的典范之一。
经过阵痛和新生,上海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初步完成了从旧到新的重大转变,在改变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获得了新的发展优势,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尊重。
……
试图发现这段时期上海教育剧变的内在原因相当困难,不能仅仅归之于政治形势的风云突变,尽管这是根本原因。上海的文化、上海人的心理、上海的自我定位、上海与内地的关系等,都是影响上海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课题组对本卷的写作难度有充分的估计,经过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领导的多次研讨,确定了偏重记事、以志带史的写作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尽可能详实地向读者展开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中上海教育发展的历史画卷,让事实本身来说话,将思考的权利更多地留给读者。当然,全书并非历史材料的简单罗列,而是有明确的写作思路和逻辑加工。
教育问题在很多时候并非纯粹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其他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也为了提供一个宽泛的理解氛围,便于读者厘清和思考某些关系,本卷在写作中还力求将上海教育发展置于国家和上海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
本卷涉及人物众多,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未列专门的人物章节,对主要人物尽量以脚注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与贡献。需要说明的是,对人物的选择并无固定标准,乃以事带人。当然,尚有许多先贤对本时期的上海教育贡献不菲,而不能悉数列入,深以为憾。此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于外,为
了尊重历史,我们本着不为贤者讳的原则,援引了部分材料,相信能得到理解。
本卷从2002年立项到最后定稿,历时8年。原计划由我和汪灏同志共同承担,我负责前17年,他负责文革部分。汪灏同志参与了前期写作提纲的拟定和部分资料收集工作,后因人事变动,于2003年春退出了课题组,对他的劳动,在此表示感谢。本书的写作还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史志办公室的关心和帮助,初稿完成后,教育史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审读,提出了修改意见,对此深表谢意。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欠妥甚至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赐正。
作者谨识
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有中国传统教育、中国考试制度、教育史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等,著有《中国幼儿教育史》(第一作者),1998;《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第一作者),1998;《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参著),2000;《中国教育管理史》(参著),1996;《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先秦卷)》,1995;《城市中小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课题中日比较研究》(中方主编),2005;《中国考试通史》(第一卷主编之一),2004;《教育史学》(第一作者),2004等。
蒋纯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史,著有《中国私塾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中华大典·教育典·教育制度分典·政策法令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育才之道育才中学110年校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中国传统教师文化趣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山重水复:1966-1976》(《共和国教育60年》第二卷),(独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