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
一、 研究意义与思路 >3
(一) 研究意义>3
(二) 研究思路>9
二、 相关概念释义>11
(一) 民国>11
二) 教育督导>12
(三) 视察与指导>20
(四) 教育督导与教育视导>20
三、 研究述评与本书框架>21
(一) 教育视导论著>21
(二) 相关论著>34
(三) 本书框架>45
第二章传承与变革>47
一、 清末视学制度简述>49
(一) 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49
(二) 近代新教育制度的建立>51
(三) 《视学官章程》与学部视学>53
(四) 地方视学>56
(五) 清末视学制度的特点及影响>58
二、 民初视学制度变革>61
(一) 民初对清末视学制度的沿袭>61
(二) 民初对清末视学制度的变革>63
三、 民初视学制度创立的背景>65
(一) 民初教育改革的失败>65
(二) 民初教育行政的需要>66
(三) 民初的政治需要和社会需要>67
第三章教育行政与督导机构>71
一、 教育部的沿革及中央视学机构>74
(一) 教育部取代学部: 视学机构从置员到设署>74
(二) 从教育行政委员会到大学院:
督学名存,机构暂废>79
(三) 教育部的恢复及其督导机构>84
二、 省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视学机构>89
(一) 从纷乱走向统一的省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视学机构>90
(二) 大学区及其督导机构>97
(三) 恢复教育厅之后的省督导机构>101
三、 县教育行政组织及其督导机构>105
(一) 劝学所沿革与视学设置>106
(二) 教育局轮回与视学机构>111
第四章 教育政策与督学资格>119
一、 督学任职资格述略>122
(一) 教育部督学任职资格>122
(二) 省督学任职资格>126
(三) 县督学任职资格>129
二、 督学任职资格变化路径及表现>132
(一) 资历: 注重督学求学、治学经历与教育工作经验>133
(二) 名称: 改视学为督学>139
(三) 观念: 淡化视察检查,提倡辅助指导>141
(四) 言行: 从官样批评到示范帮助>143
三、 督学任职资格变化原因>145
(一) 从重视察到兼指导的法定职责使然>145
(二) 社会对督学专业知识的期待>146
(三) 国内外教育督导理论的影响>148
(四) 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156
(五) 民国中后期教育政策的转向>160
第五章监督考核与督导队伍管理>169
一、 历史背景考察 >174
(一) 基于权力制衡和法治思想的民初教育督察理论>174
(二) 法律规程与督学权力>177
(三) 督学职业道德修养与社会期待的反差>181
二、 惩戒考绩与督学管理>186
(一) 文官惩戒制度>186
(二) 公务员考绩制度>187
(三) 伦理约束>188
三、 视学规程与督学管理>189
(一) 禁需索: 定薪酬,规范吃住行>189
(二) 防滥权: 划定视察范围>193
(三) 杜流弊: 多种督导形式并举>196
四、 专业化与督学管理>197
(一) 提高督导人员专业水平>198
(二) 召开教育督导会议>203
(三) 考核督学工作实绩>206
第六章计划标准与督导过程>213
一、 督导前准备>215
(一) 召开行前会议>216
(二) 确定视导时间和内容>219
(三) 编制视导计划>222
(四) 订定视导标准>225
二、 督导中的问题及改进>229
(一) 评价方法从主观渐趋客观>229
(二) 视导方式从单一到多元>233
(三) 视导方法从虚到实>235
(四) 视导性质从重督查转向重辅导>238
(五) 视导目的从奖惩教师转向策进教育>240
三、 督导后的报告与反馈>243
(一) 视学规程与督导报告制度>243
(二) 督导报告的种类与内容>246
(三) 督导报告的真实性与客观性>248
第七章民国教育督导述评>251
一、 民国教育督导制度述评>252
(一) 视学制度与民初教育新气象>252
(二) 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不足>259
(三) 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263
二、 民国教育督导研究述评>273
(一) 研究内容>273
(二) 研究视角>279
(三) 研究重点>282
三、 民国教育督导研究展望>283
(一) 教育督导研究现状>284
(二) 民国教育督导研究未来的方向>298
(三) 历史的观照与启示: 教育督导走向何处>302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