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如何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核心,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探究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框架与实现路径,提出以高效的供给制度安排、灵活的供给主体协同创新、共享型大数据应用等这一复合型动力机制破解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难题。本书运用理论模型、案例分析、关系模型检验等研究方法,系统解析和阐释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创新、协同和共享等机制构建的内在逻辑。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一体化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主题,本书旨在为这一主题研究贡献智慧。
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环境污染加重、区域差异扩大等不小的代价。这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环境污染恶化的严峻挑战,而且也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自2005年中央政府倡导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到现在区域发展的差距以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地区性差异依然明显。特别在新时代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如何通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张晓杰副教授的新著《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协同与共享》给出了较好地回答。张著从创新、协同与共享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思路和实现路径。具体地说,要通过高效的供给制度安排、灵活的供给主体协同创新、共享型大数据思维技术手段等这一复合型动力机制,来破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公平与效率兼得的难题,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关注公平,更要提升均等化的效率与水平。张著还通过扎实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四个现实问题:为什么区域基本公共投入不断增加,但供给水平与效率并未有极大的提升?为什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范围与规模越来越大,但其均等化水平和满意程度并不高?如何打造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多主体协同供给创新?如何借助大数据共享理念构建一个能够全面推进均等化发展的实践模型?
张晓杰副教授根据国内外相关前沿理论,针对当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突出矛盾,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她运用理论模型、案例分析、关系模型检验等研究方法,系统解析和阐释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创新、协同和共享等机制构建的相互关系,对如何借助供给创新、多主体协同与大数据共享技术手段等核心要素有效推进均等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为落脚点,探讨了创新、协同与共享机制助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保障机制。因此,该书研究扎实,有一定创新,所得结论及所提政策建议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作者张晓杰副教授是我曾经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她在2008年开始读博时就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问题,并在读博期间以此题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后在论文基础上加以修改,以专著《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于2013年出版,并在2014年荣获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十多年来,张晓杰以浓厚的兴趣和执着,坚守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学术研究方向勤奋耕耘,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资助,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专著《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协同与共享》,是她坚持数年研究之结晶,也是她个人学术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
目前,为响应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张晓杰副教授已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研究聚焦于长三角地区,而且也已再次获得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资助。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是实现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研究无止境,希望张晓杰博士继续在自己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延长线上开拓创新,深化研究,再创佳绩,为我国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贡献智慧。
是为序!
王桂新 于复旦大学
2019年8月5日
张晓杰,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与社会政策,区域协调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等。德国施派尔国家公共行政学院访问学者,赴意大利国家行政学院、俄罗斯西北国家行政学院交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出版专著《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并荣获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多篇核心期刊文章,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项。。
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核心问题及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供给创新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
第二节 供给创新影响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供给创新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影响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响应、多主体协同供给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需求响应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态机制
第二节 多主体协同供给的培育与选择机制
第三节 多主体协同供给与区域基本公共均等化发展的动态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同供给模式下多主体协作机制的探索研究
第一节 多主体合作困境与主体间协同机制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政府角色与多主体协同机制的决策模型
第三节 多主体协同决策模型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 大数据驱动共享性供给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新转向
第二节 大数据平台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响应机制
第三节 大数据驱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主体协同供给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供给创新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多主体协同供给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大数据共享驱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创新、协同与共享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机制研究
第一节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机制
第二节 纵向与横向的公共资源平衡调剂机制
第三节 区域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大数据开放与共享平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